“可以給新人做衣服繡花。”
“這也沒人結婚啊。”
“所以,你衣服也會做?”
“會。”
馬嬸子一拍大腿,“我給你接個活,你幹不過?”
“什麼活?”
“我大外甥要結婚,想要一件漂亮的衣服做衣服,現在正到處找手藝好的師傅給她做衣服。”
易遲遲覺得這活可以接,就怕馬嬸子的大外甥女不樂意她做。
結果馬嬸子讓她不用擔心,她去說。
前提是她能繡個花給她看看。
這倒不是什麼難題,不過——
“我得先去縣裡買彩線。”
繡花需要的顏色比較豐富,很遺憾,她手裡現在沒有。
“你等著,我去給你拿。”
話音未落,馬嬸子就呲溜一下起身竄了出去。
等易遲遲反應過來,她人已經跑出去了。
這行動力和速度就讓她無話可說。
隔了十來分鐘,馬嬸子端著針線筐來了,裡面不但有白色棉布,還有各種顏色的線,剪刀、頂針、鞋底之類的。
除此以外,她也不是一個人來的。
牛嬸子他們也來了,人手一個針線筐,都在納千層底做鞋面。
一堆做針線活的女人湊在一起,除了八卦也只能交流交流一下技術。
這個年代的女性大部分都是多功能選手,下地能幹活,進廚房能做飯,上炕能生娃,下炕能做鞋做衣服。
繡鞋墊也是必備技能之一。
和易遲遲這種接受過專業培養的人不一樣,馬嬸子他們的刺繡技術走的是野路子。
繡出來的花樣呆板沒靈性,匠氣太重。
但是不好明說。
所以,在牛嬸子兒媳婦餘青青拿著鞋墊朝她顯擺時,易遲遲只能昧著良心誇道,“繡的很好。”
“你繡的呢?”
被誇的餘青青面露嘚瑟,想看看她的繡品。
易遲遲正在理線,聞聲頭也不抬道,“還沒繡呢。”
“那你趕緊繡,我看看你繡的怎麼樣,說不定還能教教你。”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