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的大戲法,叫落活兒。其表演形式是把彩物卡在身上,然後用一塊臥單一擋一掀,把彩物拿出來,放在地上。
臥單是表演落活兒所用的道具,是一塊四四方方的絨布,拉過來可以遮擋全身,不讓觀眾瞧出臥單裡面的門道。
把身上的彩物,拿出來,這叫出託,託就是彩物;把拿出來的彩物,再放回到身上,這叫回託。
戲法界的藝諺,寧變十回出,不變一次回。回託比出託要難上許多倍,但是大多數表演落活兒的藝人都會在臺上表演一次回託。
他們會把一個帶水帶魚的玻璃盆,再變回到身上。他們一般是用手拿著,然後用那塊大臥單擋著,不讓人看見,一扭一掀之間,就把水盆藏好了。
戲法人人會變,看的只是水平高低罷了。
水平高的藝人,講究見肘不見手,他在回託的時候動作清爽麻利,只消眨眼時間,就把彩物重新藏好了。
那些水平差的藝人,弄個半天也沒把彩物放好,而且動作幅度很大,觀眾看臥單都能看清楚他的手是怎麼動的了,表演效果就很差了。
而羅家,羅家縱橫江湖靠的就是落活兒,他們有一個絕活兒叫臥單回託。
他們單用臥單就能實現回託,把臥單蓋在彩物之上,雙手不去接觸彩物,只是用手一掀臥單就把彩物給變回來了。
無論是帶水的,還是帶火的;無論是帶尖的,還是帶刃的,通通一掀就沒。
僅僅眨眼之間,僅僅一掀之動,動作乾淨利落,手法玄妙無比,觀賞性極高。
今天羅文昌就是把大黃的上衣當做臥單了,把茶几上的三個帶水的茶杯當做彩物了,他也是一掀之間就把茶杯給變沒了。
這一手是真見功夫啊。
今天羅文昌事先沒有準備過,變落活兒,演員身上穿著的衣服是要特殊製作的。他要把彩物卡在身上,所以他身上是有機關的,一共有八種機關,用行內術語來說叫“粘、擺、合、過、月、別、捧、開”。
雖說有機關,但也不容易,畢竟好幾十樣帶水帶火的瓷盆卡在身上,難度能小嘛?尤其是傳統落活兒會變一個三戟瓶或者大瓷瓶,那玩意兒一米多高呢,誰知道他怎麼藏的。而且就算人家把大褂脫下來,讓你檢查,你也檢查不出來什麼機關。
今天若是讓羅文昌換上演出裝備,然後拿臥單出來,他一掀之下,不僅能把三個茶杯給變沒了,還能把那個大茶壺一起給變走了。只需一掀,就能把茶几給清空了。
若是讓羅四兩那英年早逝的父親來變,他能在一掀之下,把三個茶杯,一個大茶壺,包括那個實木茶几,一起給變沒了。
戲法羅,豈是凡人吶。
羅文昌這一手,把對面幾人全都震住了。
二黃父子的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儘管不是第一次看到了,可陶團長還是露出了驚豔無比的神色,這一手的觀賞性和難度都太高了。
羅四兩也看的心中激盪不已,這就是他們羅家的絕學,這就是他們羅家的傳承。
周德善的臉色也無比晦暗。
“哼。”羅文昌一聲冷哼,頭一揚,手一抖,就把衣服直接扔還給了大黃:“滾吧。”
“快走快走。”陶團趕緊推了這對父子一下,他們這才回過神來,灰溜溜地要往外走。
“站住。”羅四兩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
那邊幾人都面色難看地看過來,尤其是二黃父子,都快要哭了。
羅四兩搖了搖手上的衣服,扯著笑容問道:“嘿,衣服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