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情我跟師衍商量了一下,暫時以書院自居。”陸遠說著笑笑。
“書院?”蘇筱聞言有些驚訝,“為何?”
“我們是這麼考慮的,我們的宗門不僅教授武藝,而且有母親願意教授詩書,楊心願意教授藥理,而且沒有太過明確的信仰和推崇,作為書院最合適。”陸遠解釋了一番,“而且作為書院也有好處,為周遭的貧苦孩童免費開智,也算是造福一方。”
“嗯,如此甚好。書院名字可有想法了?”蘇筱再度問道這個問題。
“怎麼?青竹是有什麼好的建議?”陸遠見蘇筱如此積極問名字,便知道她心有所想。
“嘿嘿,確有一個。看樣子其歸也有想法了。”蘇筱淡淡一笑。
“然也,不若各自寫於手上,對比看看如何?”陸遠來了興致,提了個建議。
“如此甚好!”
……
待到兩人寫好了名字之後,彼此對視了一眼,同時張開自己的左手。
“知味!”
“常新!”
兩人互相看了看彼此手上的字,登時一愣,而後彼此無奈地笑笑。盧乃大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海蓮心則是一臉笑意地看著兩人。柳清芳眉頭微皺,似乎有些不解,楊心、師衍和陸高卻是一副不解又事不關己的態度。
陸遠取“知味”,取“食而知其味”之意,《中庸》有言: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陸遠取知味,自然是希望所有學子能夠“知其味”。倘若只有陸遠自己取這個名字,大家也不會有啥更多的想法。
關鍵在於蘇筱的“常新”二字,取“歷久常新”之意,《論語》有“溫故而知新”,在求學方面,“常新”二字何其重要?不言而喻。單獨拿出來做書院名字也很不錯。
只不過……陸遠曰“知味”,蘇筱說“常新”,結合剛剛大蘿蔔那一番表演,如何不讓人想入非非?
大蘿蔔見現場一片安靜,登時有些摸不著頭腦。陸遠見他那一副德行,氣不打一處來,忍不住照著大蘿蔔的屁股踹了一腳。
“都怪你!”
“哎喲……這關我什麼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