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大部分街坊都挺好的,真心實意感謝宋青燕給他們的建議,也感謝宋青燕給了他們由自己聯系壓根聯系不上的各個渠道。
田婆婆也來參加這場街坊私會了。
她一直沒說話。
因為她的房子不需要出租。
至於開店,她有自己的主意。
在各位街坊安排好自家房子,沒說話的田婆婆終於開口了,“想要賺錢,我們龍興街的街坊得要團結起來,互相擰成一股繩。”
“你們也是知道的,在青燕的飯館沒開起來,我們龍興街的各個小巷就有賣各種吃的,現在我們安城不限制個體戶了,那些賣小吃的也不再窩在小巷裡,直接推著小推車在街面上叫賣,這對你們想開店的,肯定會有些影響,跟你們爭搶客源。”
“青燕之前的話就很對。”
“顧客不可能只永遠單吃一樣,現在各家想開得店都不重樣,有顧客不想吃自家店裡的東西時候,可以介紹給自家街坊。”
“這樣,客源只在我們街坊裡打轉,錢呢,也只是被我們街坊的人賺走,大家互幫互相互贏。”
街坊們聽後,全都認同地點點頭。
雖然這樣互相介紹,可能會暫時失去一些客源,但其他街坊介紹過來的客源會立馬填補上這個損失。
目前龍興街大部分的客源都在宋青燕這裡。
為了能夠讓宋青燕多多想著自家的店,不少想開店的街坊都表態,等圓愛飯館斜對面的那家飯館開業了,如果有顧客詢問,肯定會幫著介紹宋青燕這家的飯館,“田婆婆剛才的話說得很有道理,我們街坊得要互幫互助才能夠互贏。”
宋青燕:“謝謝大家。”
“有顧客問,請你們告訴他們,我家圓愛飯館才是全安城開得第一傢俬營飯館,也更是報紙報道過的第一家裝修比較古風的飯館。”
有了第一家競爭對手,以後肯定會有第二家、第三家。
杜絕肯定是杜絕不了。
只能夠想辦法加深顧客們的印象,讓他們知道,自家的圓愛飯館才是安城私營飯館的起源。
人們總是對起源、第一等類似詞彙有著別樣情愫。
只要她利用好這一點,以後不管安城開了多少家的私營飯館,她家的飯館都會屹立不倒。
這些街坊們都是龍興街的土著民。
新顧客初來龍興街,也會更相信他們的推薦。
時間過得很快。
在宋顧顧能穩穩坐起來,圓愛飯館斜對面的那家飯館終於裝修好,在一個天氣極好的週末開業了。
剛開始,在得知圓愛飯館即將有競爭對手時候,飯館上下都挺緊張的,生怕客源會被搶走。
可看宋青燕完全沒當一回事。
大家也就逐漸找到主心骨,不再焦慮。
尤其見這家飯館不過裝修了半個月就開業了,大家的心就更穩妥了。
謝長興還說道:“等下我倒要看看,這家飯館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裡,到底給裝修成什麼樣。”
金花等人也好奇。
但她們不想湊到對面飯館面前,給這家競爭對手飯館增加人氣,全都跑到樓上包廂,趴在窗戶上往下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