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顯然也想到了剛才發生的事,那表情一下子就不對了。
金玉順這人還挺會玩的。
身為抄襲者,竟然想和正主交朋友。
難道是覺得成為朋友以後,抄起來會更加方便嗎?還是覺得身為朋友就能得到“授權”?
卡特厭惡地看了一眼金玉順。
本來只是對金玉順有些不喜的,現在就實打實是嫌棄了。
科裡也沒就著這個話題聊多久,轉眼間便開始討論起了那個“愛情與平等”的命題。
卡特提起了科裡有可能參考到的《天鵝湖》,科裡也說到了卡特必然瞭解過的《拉瑪耶那》。
卡特卻突然苦起了臉,“確實就像科裡你想的那樣,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拉瑪耶那》,但我又總覺得拉瑪這位英雄憑借拉開弓箭娶到帕爾瓦蒂女神這件事情中,並不具備所謂的平等。”
盡管其後面的描寫有講他們婚後的生活幸福美滿,但卡特卻總是覺得,帕瓦蒂女神在這場史詩中,成為了對英雄忠誠與英勇的獎賞物品。
毫無所謂的平等可言。
科裡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
天鵝湖可是有兩種不同結局的,一個是兩兩結合後的美滿結局,另一個是兩個都死掉了的糟糕結局。
別的不說,就公平而言,確實很公平。
至少在愛情這一命題的角度上,科裡最嫌棄的就是那種,女性死去,而男性在所謂的心痛中,按照世俗的意願娶妻生子。
科裡可不覺得那玩意兒能算得上平等。
也因此,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讓卡特不必那樣糾結。
最後不由自主地將目光看向狄思遠。
“狄有什麼想法嗎?”
狄思遠手中正捏著一張a4紙,上面就是愛情與平等的命題,只有這幾個字。
狄思遠指著愛情一詞說道:“我在看到這裡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長恨歌》。”
世人說玄宗貪色誤國,但楊玉環又有何錯?
最終選擇迫於壓力將其賜死……那在所謂的‘貪色誤國’階段中,他難道就不知道最終會導向這個結局嗎?
以狄思遠一己之見來看,他只是無能而已。
不敢去在意世人怎樣看待楊玉環,楊玉環又怎樣看待自身被他賜死……
“愛情與平等在很多時候,或許就只是追求,而非現實。無論是從史詩故事,還是過往歷史傳說來看,大致都是如此。”
狄思遠講述了自己的想法,“也許卡特的這份超越了《拉瑪耶那》創作時期人們對於愛情的認知,就已經註定了他根本不會離題呢。”
話只需要點到為止。
畢竟誰都知道,偶像的存在很多時候都是為粉絲圓夢。
愛情與平等在現實中很難存在,那偶像就要跨越一切阻力,使得這一切化作真實。
最終這些也就形成了以愛情與平等為命題,但又專屬於偶像的答案。
無論是有關編舞,還是作曲,狄思遠都有靈感了。
與旁人交流果然能更快地梳理清楚自己,狄思遠認真地向兩人道謝。
科裡與卡特互相對視一眼,同時說道:“難道不應該是我們去謝謝你嗎?”
狄思遠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