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你這都不是批評,你這是在抹黑我們!
揪著我們的文章不放,你這是在搞文字獄,你這是開歷史的倒車!
一時間,文化圈作協圈的筆杆子們動了起來。
這個圈怎麼說呢,有著盤根錯節的關系不說,還因為各種各樣的關系抱團搞圈子。
比如後世某個尿尿一個坑的人,就讓人看的大開眼界。
還有那個有兩個老婆的那個青年作家,也跟文壇對罵的不亦樂乎。
但是,相比較那位青年作家跟文壇的罵戰,與此時蘇旗做的事相比,那可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青年作家的罵戰不痛不癢。
但蘇旗卻是來刨根的啊。
動起來的他們有的在傳統媒體或者網路渠道,開始給蘇旗扣帽子潑髒水。
但是,同時呢,他們又利用各種關系,向上攀扯,倒打一耙來指控蘇旗的行為,是給他們扣帽子潑他們的髒水。
試圖想用上層的決議,來給蘇旗定性。
在定性的過程中,他們也在當地發動關系,密切地關注著蘇旗的動向。
比如在蘇旗上門的時候,先給蘇旗來一個擾亂社會治安,拘留起來的方式他們也不是沒有想過。
但是,蘇旗出發的影片,讓他們對這個方式絕望了。
看著那一溜的長車,幾十口子人的隊伍。
甚至聽著蘇旗在影片中說到達之後,每日正常採訪,影片上傳。
他們就知道這個方式不好整了。
他們心裡也頓時響起了,蘇旗跟俞祺書開玩笑時說的那句同樣的話。
“草,你不要過來啊!”
三家,蘇旗準備每家都輪流拜訪一次。
至於先去的第一家嘛?
蘇旗當仁不讓地選擇了蚊摘!
原因嘛,很簡單,首先蚊摘是在京城,距離最近,其他兩家太遠。
其次的原因是京城有老爺子在,蘇旗覺著安全更有保障。
第三個原因,那就是蘇旗習慣了打架挑大個的打,蚊摘的靠山最硬,打完這個再收拾那兩家就簡單得多了。
當然,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是。
蚊摘的靠山也是團子啊。
他蘇某人青年團的青年榜樣,第一刀當然就要爭寵劃掉)!
大義滅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