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東部,凱爾特人和尼克斯上賽季季後賽相遇過,這個賽季又有好幾次的交手,對彼此是很熟悉的。
凱爾特人這一次沒有大放厥詞,不知道是被打臉怕了還是想著踏踏實實的打比賽,反正凱爾特人那邊安安靜靜的。
至於外面的輿論,雙方都似乎視而不見。
誰都有壓力,無論是凱爾特人也好,還是尼克斯這邊也好,尤其是第一次進入季後賽的菜鳥交流科爾尤其如此。
從常規賽即將結束到現在,科爾肉眼可見的憔悴下去,尼克斯的工作人員經常看到科爾的辦公室即便是在深夜,依然亮著燈,裡面傳出播放比賽錄影的聲音,想必是在研究可能的競爭對手,或者想著給球隊找出更多的問題予以改正。
周慕白時常勸慰科爾:“……其實沒有必要這樣,我們這個賽季已經做了足夠的工作了,我們現在很強,所需要的細節已經準備得很足了,你現在需要的是休息,只有清醒的大腦,健康的身體,才能夠在瞬息萬變的季後賽中做出準確的決策。”
科爾每次都是苦笑。
話雖如此,但他又怎麼能夠當真放鬆下來。
尼克斯是衛冕,不是重建球隊,若是重建球隊,只要打進季後賽就是勝利,之後能多走一步都是功勞。
但尼克斯是衛冕冠軍,如果不能衛冕成功,那便是失敗,更關鍵的是——尼克斯是74勝球隊,若是這樣都不能拿下總冠軍,他斯蒂夫科爾簡直要無地自容了。
壓力在身,自然沒有辦法輕鬆自若。
球隊裡面,緊張的情緒也一樣存在。
不是他他們沒有經歷大場面,而是對手著實太強大了,這不是他們覺得自身強大就可以打消的念頭。
凱爾特人歷史底蘊深厚,球隊令行禁止,天賦又絕高,教練組又身經百戰,球隊成員老中青分佈合理,無論從什麼方面,都覺得是無懈可擊的一支球隊。
尼克斯眾人的自我懷疑其實還是在於天賦這一塊,這也是外面輿論討論的重點。
周慕白對隊內的氣氛心知肚明,但他並沒有說什麼。
語言是利器,但在某些時候語言也很卑微,況且還沒有到需要鼓勵的時候呢。
2011年5月1日,這是國際勞動節,但對於勞動者來說,不勞動是不完整的。
nba球員靠出賣勞力為生,自然算是勞動者,所以他們不僅沒有假放,還得努力的工作。
麥迪遜花園廣場人滿為患,裡面塞滿,廣場上也塞滿了,市政生怕出什麼事,警力傾巢而出維持秩序。
nba的球迷雖然不是英國足球流氓,但鬧起來也是不含糊的,尤其是人群如此聚集的情況下,個人的智慧很容易就喪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