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著三炷香燃完了兩柱,楊飄才大筆一揮,開始寫了起來,此時眾人陸續已完成前作,均圍了過來,有的是好奇這花妖到底會不會作詩,有的是被楊飄的大紙吸引而來,有的單純是看個熱鬧,就連墨韞也默默來到案前。
太子暗暗為楊飄捏了一把汗,而周梧鏘則靜等楊飄出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寫完前四句,看笑話的,看熱鬧的都默不作聲,墨韞暗道了一聲妙,只見楊飄接著寫道
“江流宛轉繞花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此時,眾人口中輕念,心中默記,已完全顛覆了對楊飄先前的認知。一想到曾誤解此人,都心中默默慚愧。男賓們隔著簾子,並不知道女賓這邊發生的事,看到眾人圍住默默不語,太子與二皇子各懷心事,不知境況如何。然而楊飄還沒寫完。
“人生代代無窮幾,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就連墨晚卿也發出驚歎之聲,高呼,“好詩,好才情!”再看那卜玲瓏,已經面如豬肝色,不得發一語。簾子對面的人則好奇心頓起,側耳傾聽,不解其意。
楊飄一張長宣紙寫完,又命分晴再拿,眾人原道詩已寫完,沒料想還沒結束。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此時,楊飄之前寫的那前半首已呈上給蘇皇后一觀,蘇皇后早從徐嬤嬤處瞭解過楊飄的資訊,只道是個會做飯會做生意的聰明丫頭,長得不錯,沒想到有如此才情,別說墨晚卿,就連墨韞也難以望其項背。遂對楊飄刮目相看。命交予眾人傳閱。
看到飄兒的詩,太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此詩詞藻優美,對仗工整,意境超然,必是一部傳世佳作。
飄兒啊飄兒,你還有多少本王不瞭解的寶藏。公瑾滿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