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太祖皇帝,讓老夫能一輩子都為我大華開疆拓土,若不是太祖,老夫我怕是現在早已化為那路邊枯骨了,你們這幫酸儒子,自恃讀過幾年書,便可以教我們什麼叫做天下事了嗎,簡直可笑之極,你們現在所擁有的天下太平,你們所擁有的財富地位,那一個不是這無數先烈靠著性命去打拼回來的,為了心中那份崇高的目標,他們為此心甘拋頭顱灑熱血,試問那個時候你們這幫人又在哪裡?”
老將軍一邊說,一邊怒氣衝衝的瞪看著李軒,又怒瞪李軒一旁的眾多文官,隨之又開口訴說:
“所以,面對祖先所留給咱們的家國土地,我們更要珍惜才是,試問我楊家先祖,世代忠良追隨帝家,為帝家是甘願付之一生,而我們楊家這麼做的目的只為一個,那就是能為大華戰死沙場英名永存,眼下華胥舉數十萬大軍襲我疆土,佔我村莊,屠我子民,這難道不是在嘲弄我大華後繼無人嗎?我倒是想問一問在場的各位,蠻兵犯境,佔我家園,焚我村莊,辱我妻女,欺我人民,殺我孩童,斷我根基,而我們此刻竟然還有人會想要去笑臉相迎的去和他們這幫蠻夷之輩去談什麼割地賠償不成?我大華的長芳郡主難不成只是各位手中的棋子嗎?可悲、可恨、可憎、可嘆啊!究竟在場的各位到底是個何種居心,要毀我大華百年的江山基業,你們倒是給我楊某人一個說法。”
只見老將軍怒目相視著在場所有求和的文官們罵道,而隨著楊老將軍的這一陣怒罵,頓時間讓朝堂之內的求和之音頓時全無,至於皇帝陸鋒,則更是因為老將軍的這一番話語,聽得他是連連點頭。
“楊老將軍,你此時一昧的去主張戰事,那麼我便想問一問你,究竟在你的心中,是你的英名重要,還是我大華萬千子民的性命重要?”
而就在這時,冷不丁的傳來了王尚書的一番高論。
“求和之策看似軟弱,實則卻保護了我大華萬千子民不受戰事荼毒,楊老將軍你要知道一點,打仗是靠人去打的,是靠錢去打的,是靠糧食去打的,不是單純的靠那毫無智慧的勇氣就能贏得戰爭,好勝之心只會讓自己逐漸迷失,老將軍你要知道,戰爭是不可能帶領一個國家永遠的長久下去,只有人民安穩,只有天下太平,只有這樣國家才能夠一步一腳印的長久下去,而戰事無疑便是背其道而行之的行為,你到底明不明白。”
而堂內的王尚書也不多讓,堅定的看著楊老將軍反駁道。
“哼!我看你老王頭果然是越活越糊塗了,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你也敢說,你信不信老夫現在就砍了你?憑你三寸之舌,老夫也絕不會信你黃口小兒之說,老夫在此只問你一句,若戰事無法避免,屆時天下飽受戰火荼毒民不聊生,國都不在了,那還有你王尚書口中所言的人民和太平?啊!你倒是給老夫解釋解釋,也好讓老夫聽得明白。”
只見楊老將軍譏諷的怒視著一旁的王尚書,隨之忍不住的再次怒罵道。
“好了,朕都聽明白了。”
就在雙方劍弩拔張的時刻,陸鋒即使的出面制止了這無盡的爭吵,此刻的陸鋒看上去是極為無奈的,只見他忍不住的探出右手,隨之自己在輕揉著他額頭兩處的太陽穴,隨之皺褶眉頭深深的嘆了口氣,然後繼續說道:
“楊老將軍你說的很對,但是王尚書說的也沒有錯,從出發點上來看,你們二位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是深深的在為人民去考慮,對此我對於你們二人的所言的觀點皆是十分認同的,你們二人說的都十分有理,其實我知道,在場的你們其實心裡都十分的明白,國乃民之國,民乃國之,自朕識事開始,先皇便就此事就一直教育我和我的眾多兄弟們,試問這偌大的國,沒了民,何談是國?王尚書,朕十分的贊同你這點。”
陸鋒說到此處,便指了指王尚書然後極為讚賞的說道。
“陛下!”
眼看皇帝口出此言,楊老將軍頓時有些坐不住了,急忙開口問道。
“老將軍莫要動氣才是,你現在是我大華的精神象徵,切可不能氣壞了自己啊,你先聽我說完可行?”
陸鋒看到楊老將軍的狀態,急忙笑呵呵的安撫道:
“至於老將軍所言,並非無中生有,大夥都十分清楚,近些年我大華對於周圍的各個番邦的統治力那是越來越弱了,這也導致了近些年月,番邦們的進貢變少,聯姻變少,不服統治等等問題皆一個個都被暴露出來,各位想想為什麼我泱泱大華,卻管理不好這幾個彈丸小國?我們來細數下,一個小小的瀛洲,竟然讓我大華損失掉一位太子,這要是放到太祖,試問誰還敢為那瀛洲之地去求情?可是如今呢,它瀛洲之地依舊存在,那瀛洲的倭人依舊肆意張狂的很,更別說像是那緊鄰鶴州的尼沙,緊鄰惠州的華胥,緊鄰澶州的東煌等等,你們好好的回想一下,這些年咱們大華的邊疆可曾有過一天的安寧之日?而為什麼我大華的龍威在這些番邦之國是愈發的薄弱,你麼可曾真的有好好想過呢?”
陸鋒說著,便慢慢的從龍椅上站起身來,然後緩緩的走到了楊老將軍的身旁,隨之緩緩拉起楊老將軍的手,目光堅定的繼續說道:
“朕來告訴你們為什麼這麼多年來我大華的影響力是愈發的開始薄弱,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在場的有些人老是一昧的求和,無論什麼事都只會求和,番邦動盪了我們求和,番邦鬧災了我們還是求和,求和求和,我就問問各位,除了求和你們的腦子裡是否就想不出別的辦法了嗎?如今華胥派夏志傑帶四十八萬大軍犯我邊境,好,可以,朕應你們的將朕的長芳郡主嫁過去以求和平,那麼下一次尼沙要是犯我鶴州了,難道朕還要再遠嫁一位郡主公主去求和嗎?你們細數一下,朕還有多少個女兒能讓你們再拿去求和的?你們就沒有女兒了嗎?”
不怒自威,這就是人間帝皇的樣子。
而堂內的那些求和派一聽陸鋒的這番言論後,頓時一個個暗道不好。
只見陸鋒待撒了一通氣之後,這才再次望著此刻堂內顫顫兢兢的文武百官,然後滿意的笑了笑,隨之繼續說道:
“楊爵領旨!”
隨之陸鋒的話鋒突變,楊老將軍一看現在的情勢,便急忙從椅子上一躍而下,然後單膝跪在地上,向陸鋒附身叩頭,滿臉興奮的大聲吼道:
“臣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