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圓盤的啟動,坐在圓盤內部固定好身體的工作人員略微感覺到一股讓他們有點不太舒服的力量壓迫而來,但隨著速度越來越快,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很快就消失無蹤了,反而那種能夠腳踏實地的感覺接踵而至。
“圓盤速度達到要求,報告自己身體狀況!”
“我感覺良好並無不適。”
“感覺良好,沒有不適的。”
“挺好的。”
隨著100名工作人員將自己的身體狀況彙報上去之後,大家發現基本上大家的情況都是挺好的,並沒有什麼不適應的,雖然一開始有幾個身體有點不太舒服,不過也僅僅是之前那一會兒,等速度達到了與重力差不多的狀況之後,他們所感受到的身體不適,也就慢慢的沒有了。
“注意可以下地活動。”
隨著指揮的通話,大家迅速解開了身上的,將自己從座椅上解放下來。
大家都隨著走了兩步,然後發現,感覺還挺好的,跟平地上走沒有什麼感覺,甚至因為圓盤巨大的尺寸,給人一種走在平地上的錯覺。
“實在是太神奇了,雖然知道這種辦法能夠模擬重力的存在,但是真實的感受到還是讓人感覺非常的神奇。”
這種在科幻片中才能看到的東西,如今真正的身處其中的時候,工作人員仍然感覺他非常的生氣,紛紛發出感嘆。
按照規劃表,太空港將會在地球軌道這邊執行三天三天,如果沒有人出現不適的情況,那麼就會正視向著選好的目的地開拔。
當然由於地球一直是圍繞著太陽公轉的,所以才會拖這麼久再進行開拔,因為完全可以藉助地球的公轉帶著太空港在軌道上執行,當接近當初所可考的地點,再出發,這樣就可以省下一大半行程。
這樣的話有人可能就要問了,那麼之後如果地球公轉執行的地方並不在選好地點的最佳位置,那麼是不是太空港就要等到最佳位置之後再進行出發呢?其實這麼想倒是也沒有毛病,這種方式是最適合燃料不充足的時候進行的,比如說大家都可以看到,在過去使用化學燃料的時候,為了能夠讓衛星進入其他行星的軌道,都需要選擇一個非常好的時期切入進去,才能讓衛星成功的藉助天時地利的優勢進入到其他行星的軌道,而想要利用這種優勢,那就需要等到每年的這幾個點地球距離某個行星合適的時候,然後才能進行。
但是要注意的是我們的飛船並不是過去化學燃料,它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並且大圓盤的執行能夠一定程度上抵消加速度對身體帶來的不適,當然,抵消也不可能真的讓人沒有感覺,所以太空港的執行速度是可以加快到7個g左右的,這麼快的速度足以讓太空港迅速的前往目的地,而無需在意,是否是最合適的地點。
當然對於太空港上的人來說,這就有一點艱苦了,畢竟長時間內都需要在執行的太空港上,而且都是在加速的過程中度過,一開始先是勻加速,後來就是勻減速,對於身體的負荷還是有一些的。
同樣的伴飛飛船裡的人也會非常不舒服,比起擁有大圓盤抵消的優勢,飛船這裡並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就需要飛船裡的宇航員想辦法度過這個階段,非常難的,一般情況下來講,實在不行是可以將飛船掛在到大圓盤上的,這樣飛船也就能夠擁有模擬重力了,但是,大圓盤的執行現在不過是剛剛開始,具體什麼情況也不好說,不可能讓飛船真的掛載在上面,因此飛船大約會採用5~6個g的加速度,提前出發,雖然到後半程仍然會被太空港追上,但是不會差距太多,兩者仍然是處於對方的行程之內,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即便是出現什麼問題,也可以相互的進行救援。
也因此太空港仍然停泊在地球軌道上的時候,伴飛的太空飛船已經開始出發了,這又是一次漫長的任務過程,由於這一次地球並不是在最合適的地點,因此這次任務可能要執行漫長的一年,然後才可以追上正在圍繞太陽公轉的地球。
雖然知道一年的時間,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不管是太空部隊,還是太空港上的工作人員,大家都義無反顧的去了,因為這是未來,因為這是責任。
於是在直播間的大家看到的這麼一個情況,塗著紅色國旗的太空部隊的戰艦開啟了自己的引擎,開始向著宇宙飛馳而去,熾白色的粒子流劃過靜謐的宇宙空間,徐徐的遠去,在旁邊,一個巨大的航天器,將這艘戰艦襯托的非常渺小,這次航天器具有一個奇形怪狀的頭部以及一個巨大的圓盤,正在徐徐的旋轉。
看著戰艦尾部赤白色的光芒徐徐的遠去,直播間的彈幕紛紛刷起了:一路順風,早日回家的彈幕。
戰艦離開了,但是太空港還在,巨大的太空港,仍然是夜晚最亮的那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