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攜帶許多禮物,經過半月有餘的路程,一行人方才到了宋遼邊境。
此時,便有遼國的接伴使來迎接他們,帶他們一路去國都。
這名接伴使姓耶律——遼國只有兩個姓,耶律和蕭,自我介紹,乃是遼國大林牙院的北面林牙,說得一口較為流利的漢話,“在下耶律德華。”
雲雁回:“噗。”
雲雁回一個沒憋住,眾人紛紛看向他,“?”
“失禮,失禮,嘴裡進了蟲子。”雲雁回慚愧地道。
這人長得連一般都稱不上,尤其是有一雙眯縫眼,這也罷了,雲雁回也不會以貌取人,可是他叫“德華”就讓人頓生反差之感了……
耶律德華並沒察覺,與大家一一見過之後,首先就代表遼國表示熱烈歡迎,尤其是非常感謝他們把孔家班拉來了,遼國上下期盼已久,只希望能一睹汴戲真貌。
耶律德華對汴戲讚不絕口,自稱未曾聽過,但是將戲詞倒背如流,也聽出使宋國聽過汴戲的同僚哼過,還有一些輾轉流傳到遼國的唱腔,雖然都不正宗,但也叫他從此魂牽夢縈,這一次,他還是自請來做接伴使的。
孔寄雖然聽過很多讚美了,但是面對耶律德華髮自內心的讚頌,也不由得有些美,加上他也接受了一些鴻臚寺的短期培訓,知道他們的存在代表了什麼,於是十分和氣地感謝耶律德華,並命人現場就給耶律德華來了一段《望情魚》中的經典唱段。
人一張嘴,耶律德華就知道是哪一齣,說倒背如流真不是誇張。但他倒背如流這麼久,還是第一次親耳聽到正版的汴戲,挺高大一個漢子,居然聽得淚如雨下。
耶律德華拿衣袖擦著眼淚,哽咽著道:“這一段實在是感人,梁生為了何麗姝,願意投海……嗚嗚嗚!”他說著,還拉著李行簡說,“您說是吧?您對這一段有什麼看法嗎?”
李行簡非常機智,他過耳不忘,從文字藝術的角度上評價了一番,然後就不動聲色地把袖子扯出來,讓了一步。
雲雁回及時頂了上來,開始侃:“不知耶律兄是否知道,汴戲還有個別稱?”
耶律德華:“嗯?還請賜教?”
他一直在有意收集汴戲的相關知識,但還真不知道汴戲有個別稱。
“因為汴戲的雛形,只有琵琶為伴奏,所以又叫彈詞。”雲雁回滔滔不絕地道,“以諸宮調集合起來,演繹戲本上的故事,融入了雜劇、說話等技藝的精髓,最後才成就了汴戲。叫汴戲,但是這汴戲的口音卻有相當一部分是晉地口音,因為此戲雖然在汴京成形、成名,但起源於澤州……”
雲雁回將汴戲的來源和特色等等故事,一通神侃,侃得耶律德華暈頭轉向,消化這些知識都來不及,哪裡還顧得上其他。最後說完了,耶律德華甚是折服,還要感謝雲雁回告訴他這些。
雲雁回:“呵呵呵,沒什麼,回頭到了上京,咱們便可以鑼鼓架起來,唱段全的了,也算一償您的心願。”
耶律德華連連點頭,這時又微微羞澀地道:“雲兄如此精通汴戲,想來也是文采風流,實不相瞞,我作了不少關於《望情魚》的詩詞,你能否指點一二呢?”
來了來了!遼人最喜歡做的事!和宋人交流文學!
“哦,這個啊……”雲雁回往後退了一步,想換上李行簡來。
誰知道,耶律德華一把抓住了雲雁回的手,期待地道:“若是能唱和一番,那就更好了!”
雲雁回:“……”
雲雁回回頭看了一眼李行簡,卻見李行簡微微頷首,心中頓時有了底。
李行簡是知道他底細的,既然同意,那就說明李行簡知道這個遼人文化水平更差,於是放心地道:“那您念一下作品吧。”
耶律德華於是閉了閉眼,醞釀了一下感情,聲情並茂地念道:“汴京游來烏鯉魚,朝食禾花夜思君。痴情一片好兒女,雙雙對對成仙去!”
雲雁回:“……………………”
耶律德華緩緩睜開眼,擦了擦眼角的淚水,竟是被自己的詩感動哭了。
雲雁回木然轉頭看向李行簡。
李行簡笑呵呵地點了點頭,“接伴使果然是貴國文采斐然之輩,難怪能在大林牙院任職。”
雲雁回:“……還未請教遼國大林牙院的職責?”
趙允初幽幽道:“職司文翰。”
雲雁回:“…………”
耶律德華面上略帶自豪,看來對於自己能在相當於大宋翰林院的地方就職,還是很得意的。
而李行簡仍是老神在在的樣子,可是雲雁回一想到方才他誇耶律德華那句話,就一陣大寒。靠,老頭簡直太損了!
喜歡大宋小吏。請大家收藏:()大宋小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