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岸邊,庶人將發,清風煮酒,明月談詩,魏建樹青衣飄飄,撫須而言:“今日是諸位志士仁人出發討敵之時,就讓我來給大家餞別,送詩一首,願諸位平安迴歸,奮勇殺敵!”
眾人皆凝神,附耳傾聽,只見舟上旌旗微舞,光滑的江面也因整肅而波動。
“苦讀寒窗辛酸嘗,
臥薪嚐膽坎坷歷。
十年磨劍展今朝,
吳國諸生盡揮毫。
人難我難不畏難,
我易人易休大意。
捷報紛至凱歌奏,
天下才氣助壯行!”
說罷,一道金色的小字憑空直出,而聖院,天地之間的才氣都聚集而來,而後瞬息才氣盪漾在整個隊伍裡,整個舟上,人上都浮現出才氣充盈的金光,江面也為之而璀璨了起來。
“大儒頌詩,才氣加身!”
“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這壯行詩不僅使得我們的才氣增加了一倍,而且在三天之類我們的攻擊力會加強三四成!更是有一層相當於靈妖將的防護罩!並且,這壯行詩彷彿是附帶了文心之力,我感覺到了我的才氣有些變化。”
“諸位好好感受,我這壯行詩附帶了我的上品文心——文心雕龍的力量,才氣中會附帶五行之龍中隨機的力量,這雖然是附屬力量,可是在某種情況下缺會產生很大的作用。”魏建樹緩緩道。
“呀,我的才氣附帶的是生靈之金的力量,穿透力和破壞力都極強。”
“我的是附帶生靈之木,寫詩會回覆大家的才氣並且可以醫治不重的傷勢。”
各位芸芸紛說,都驚歎無比。
“諸位可出發了。”魏建樹突然喝到:“舟啟。”
只見虛空之中突然浮現一艘戰舟,魏建樹緩緩道:“你們的重要任務還是勘察敵情,而非與敵人硬碰硬。要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那舟影融入江面上的舟中,隨機水面的平靜就應聲而破。
“告辭。”各位儒生在舟山拜謝魏建樹。
“順風。”魏建樹答道。但隨即魏建樹又在心中暗道:“蕭遠,你可不能有事啊,幸好,我……”
臨近傍晚,所有人小睡一個小時,然後起來吃飯,整裝待發。
秀才和普通士兵不同,他們都有穿一套“板衣”,平時收起來擋住上半身。若是需要寫戰詩詞,則會放下,在身前形成一個托盤,用來當桌面寫字。
元之雖然是秀才,但王先生為了元之以後能夠習慣,也為他準備了一套板衣穿上。
夜幕降臨,兵東甲冑,大舟出發。
按照以往的慣例,三個班的學生要分開,但因為妖帥出現,所以文院規定三個班不能遠離,必須要保持每個班的人都要看到另外兩個班。
在靜悄悄的夜色下,一行人離開江南,向吳河行去。
這些人文位最低也是童生,哪怕夜間昏暗,對他們來說也和白天毫無區別。
伴隨著陣陣蟲鳴,走了半個小時,眾人看到陽水河猶如一條白色絲綢橫在前方。
“做好準備!”
於先生一聲令下,所有人做最後的準備。
一班的五個秀才立刻放下胸前的硬板,在腹部形成一個托盤,上面放著白紙,然後拿出墨瓶和毛筆,隨時可以書寫。
元之雖然不能紙上談兵,但也跟著做,純粹是在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