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紅著臉道:“漢惠帝比高祖如何?曹參比蕭何如何?
聖人都不改民俗,君主也不應該朝令夕改。
這樣百姓也習慣,治理國家才不用花費大力氣還安穩,為什麼要像娘娘說的做那麼多事?”
李昭道:“楊老爺您安於故俗了,三代不同禮而亡,五伯不同法而霸。
商湯和周武都沒有效法古制而得了天下,夏桀和陰紂因為沒有改革而成了亡國之君。
您還不明白為什麼嗎?
您讀書無數,怎麼忘了變才是人生的道理。
你可以選擇不變,但是其他人變了,民俗變了,世界都變了。
還不變,等著別人拿鞭子抽你變嗎?
聽過什麼叫國富民強嗎?
話要反過來,民強了國才能富,不然你想搜刮,都是一些窮鬼。”
最後這句話道盡了朝廷和人民的本質,朝廷本來就是要搜刮人民的油水,稅收,徭役……
所以這句話已經不是尖銳,是尖銳的刻薄。
楊廷和有些惱羞成怒,還要說什麼,李陽東一把把他拉住。
說不過的。
他們惱羞成怒就是因為人家說的對。
他們這個皇後啊,你引經據典,她也會。
都說讀書人舌燦蓮花,她也鐵齒銅牙,而且她比你直接,更敢說。
人家見識遠,還有滿肚子學問當底氣,為的又是國計民生,不管是立場還說自身的修為,都夠了。
人家年輕你也說不過。
他再次開始打量這個年輕的皇後,眉眼未變,這次看到的卻是不一樣的靈魂。
如果社會真的按照皇後的設想走下去,民富國強,興許就能實現。
楊廷和被李陽東打斷,也反應過來,他輸了,所以怒了,而對方是皇後,於是看著李昭,臉上有些訕訕人。
李昭卻沒什麼好得意的,因為她見過光明,當然知道光明的路要怎麼走?
楊廷和只是有些謹慎,如果他是保守派,今天就不會跟李陽東來了吧。
具體的大事還要這兩個老男人去做。
她又表現的十分虛心道:“我們楊大爺以後在史書上能有個什麼樣的風評,全靠兩位老爺的協助了。
我們都沒有私心,我們都是為了一個目標,民強國富,只要目標統一,剩下的就什麼都好說了。
所以大家去討論吧。”
攻擊完你,然後說我對事不對人,最後再說出所有談話的重點,我的模版給你們了,剩下的你們要去執行,還是把掌控權拿在了她手裡。
但是卻不讓人反感,因為她言之有物。
李陽東徹底被這個小女子折服了,這就難怪他們萬歲爺哭著喊著也不肯離開這個女人,甚至浪子都回頭了,因為確實不是草包美人,有自己的人格魅力。
他看向楊廷和,意思已經請教過了,後面如何大刀闊斧的幹也給你指出明路了,可以走了。
楊廷和已經徹底恢複了理智,其實他們天天抱怨皇上不務正業,皇上如果是皇後這樣的人,他們沒有任何抱怨。
那就幹吧。
他站起來對著皇後深施一禮,算是方才對皇後冒犯的無聲道歉。
人家是大學士都可以下臺階認錯,李昭趕緊回禮,她和楊厚照要仰仗人家的地方還很多。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