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摺的署名是戶部尚書韓文,其他幾個大臣都署了名,也就是大家附議,都是要除掉八虎的。
但是李昭不知道的,寫這份奏摺的人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大才子,他叫做李夢陽。
前面幾個奏摺石沉大海,這讓韓文覺得,楊厚照肯定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一想起來小皇帝的所作所為,韓文就忍不住老淚縱橫,痛心不已,先帝就這麼一個獨苗,可怎麼辦啊?
正好這李夢陽和他是好朋友,也有一腔熱血,二人晚上從衙門裡出來,約到一個小酒館喝酒,韓文一杯佳釀下肚,頓時感慨萬千,感覺既對不住朝廷也對不住黎民百姓,竟然不能把昏君變成明君。
李夢陽就說,身為國家大臣,卻只會哭,能哭出什麼名堂來。
韓文問他不哭又如何?李夢陽說,近來言官彈劾八虎的奏章很多,三位閣老都主張嚴辦,如果內閣之外的大臣能夠聯絡好了,同心協力,想來三位閣老一定會響應,到時候彈劾如潮,皇上還怎麼保護八虎。
李夢陽的意思就是人多力量大。
韓文一聽是這個理,於是令李夢陽提筆寫下一份奏摺。
這李夢陽是出了名的大才子,寫這一個小奏摺還不是綽綽有餘?
說道李夢陽的才華,那讀書人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非是者忽道。”
一般這種尚古的人,就是那種對辭藻要求特別高的人,李夢陽也正是如此,文筆極好。
得到韓文的委託,李夢陽費了一夜工夫所寫的奏摺,看起來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
韓文看了驚嘆才華橫溢,於是署了名,再聯合幾個要好的重臣,一起附議,這摺子就交給了通政司,通政司就轉給內閣、司禮監……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內閣二樓的小會議中,五位輔臣都在,這是內閣臨時召開的一個碰頭會議,專門針對八虎的。
劉健主持,他懊惱的敲著桌子,道:“再一次留中不發,很有可能皇上還沒看,就這麼不了了之了?各位閣老,你們都是國家的頂樑柱,都有什麼主意,拿上來提一提,咱們食君俸祿,必然要忠君之事,不能讓八虎這樣的阿諛奉承小人留在皇上身邊為虎作倀。”
之前他可是信心滿滿的,因為摺子並不是禦史寫的,可是六部大臣聯合,分量極重,卻得不到皇上的重視。
劉建這一聲之後,楊寧等人理論紛紛。
有說皇上是故意不看摺子,這就是昏君之相,然後把皇上一頓批判。
有說說是八虎慫恿皇上不理朝政的,把八虎罵的狗血噴頭。
還有給劉健出主意,讓劉健直接闖宮去見皇上,跟皇上對峙的。
簡直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但換個角度想,好像也是黔驢技窮的感覺。
李陽東聽了好一會,突然道:“元首,能不能是奏摺太深奧,皇上看不懂。”
其他四人:“……”
大家都用恍然大悟但又有些不可思議的目光看著他。
李陽東這個猜測絕對不是憑空想來的,韓文的奏摺他也看了,一看文筆,就知道是李夢陽寫的,這個才子他認得,非常尚古,有些傲氣,所以文章寫的很好。
但是別的方面,也就是書生意氣多一些。
所以在奏摺呈報之初,他就不看好能收到什麼好的效果,但是劉健和楊寧非常推崇李夢陽,更相信六部的分量,非常推崇這個奏摺,他就不好潑冷水。
而事實上,跟以往的奏摺投進去,效果沒什麼兩樣,應該就是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