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道;“姚廣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論是什麼學問,都研究的透徹分明。”
“為人精明,有勇有謀,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久考不中,是學子中的遺珠,大師您呢?您有什麼不平事,非要學習姚廣孝?”
覺遠低頭一想,隨後用疑惑的目光看著李昭:“你不是要問這個問題吧?你是看不起老衲,你覺得老衲沒有要姚廣孝有本事,老衲的本事,難道你沒見識過?”
姚廣孝和真才實學,處心積慮接近太宗,見縫插針的慫恿太宗起兵,視死如歸的跟隨太宗起兵。
靠的是謀略,學識,才智,勇氣。
覺遠靠的是什麼?
李昭心中譏笑,到面上不顯,道:“本宮確實非常不解,大師您是不是心裡有什麼放不下的事,所以才會地位這樣的熱衷和仇視?”
“若是您不是,就換一個條件不好嗎,萬歲爺還在等著我們去救命,您如果能救了皇上,本宮真的什麼富貴財寶都會給您。”
李昭在說那句有什麼放不下的事的時候,就見覺遠眸子瞬間變得呆滯,隨後他看著前方的虛空出神,細想之下臉上湧現痛苦,接著就是不甘心和憤恨。
他攥起拳頭道:“換一個?真的能討價還價?您們說換個條件就能換個條件,當年對於我,為什麼你們沒有換個條件?”
他這樣的狀態,和這句話說出,李少瑾的心敞亮了一半。
一個偏執的人,大多是有一段解不開的愁緒,放不下的人和事,他有心結。
覺遠的言行舉止,就印證了這句話。
李昭在初次見到覺遠之後,就讓小鸚鵡去調查覺遠。
真的被小鸚鵡挖到了一段陳年往事。
覺遠是聖人故鄉生人,姓邱名強,生在一個小村子裡。
父親早亡,上面有一個寡婦母親和四個姐姐。
他是家裡最小的,還是男孩,姐姐和母親都寵愛的不行。
他家境在當地也不算很差,姐姐們早早出嫁,彩禮的錢他母親都給他存著,等著娶妻之用。
覺遠在十六歲的時候,喜歡上村子裡的一個姑娘。
那姑娘據說長得很不錯,但是因為姑娘的母親和覺遠的母親年輕的時候因為一快地打過仗,所以覺遠的母親就不同意。
覺遠的母親說“想結婚行,但是她不會出一分錢彩禮。”
當地的風俗都要出彩禮的,如果不出,那不是看不起女方。
女子家裡就不同意這門婚事,然後就告吹了。
剛分手的時候,覺遠還沒怎麼樣,然後突然這個女子訂婚了,要嫁給別人,覺遠就開始纏著這個女子,不讓她訂婚。
但是女子的父母不喜歡覺遠了,後來覺遠說服了自己的母親,肯拿彩禮,可是女子還是嫁給了別人。
自此後覺遠離開家鄉,出家為僧。
不過這是當地人傳言的事情,真相往往會出人意料。
李昭對於真相不感興趣,她就想知道,覺遠是不是因為這件事變成現在這樣的,要想攻克他,要從那個地方入手。
宮裡,薛立齋給楊厚照吃了保險子,但是這是一時保命的東西,對於頭部出血,他起不到作用。
接下來還是要用三七止血。
但是用了三七,血能止住,裡面的血水很難短時間吸收,時間稍微長一點,就會凝固,成為淤血,只要有一點淤血除不幹淨,隨便壓迫了哪裡,這個皇上,就算不死,也不是原來的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