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懷禮一共有七個兒子,不過嫡出的三個,其餘四個都是庶出。
徐家的規矩,庶出子弟,成年就分家,男孩可以到家族學堂讀書,如果學業有成,學費可以是公中出,別的就不管了。
嫡子,掌握家産的大頭,當家人會更多。
大世家的家産,可能比國庫的稅銀還多,不是普通人能想想的,所以大家都說徐階是為了家産,幹掉俆鄴,他可能就會成為家主。
楊慎道:“但是我認識的徐階,應該有更大的報複,大世家的人,爭的不光是家産,還有朝廷的資源。”
寒門學子,覺得科舉非常的難,難於上青天。
但是對於世家子弟來說,只要你稍微用點心思,就比寒門學子容易得多。
就算俆鄴那樣的,尋花問柳,不務正業,他不也中了舉人嗎?還準備下場去考進士。
當然,不是因為作弊,是教育資源。
科舉考試說白了,也是考試,也是遊戲,出題的也是人啊。
有錢有勢的人,接觸更高階別的大官,就容易得多,他們隨便指點一下,可能比旁人埋頭苦學三年都有用。
但是朝廷也是要平衡資源的地方,像內閣,不可能同時進來兩個兄弟。
這就造成了,世家子弟雖然資源多,條件好,但是他們的家族,可能把這些資源只砸給一個人。
不用問,看俆鄴的架勢,徐家選擇的就是俆鄴,應該資源配比都是最好了。
這次科舉俆鄴和徐階都沒參加,但是後年,他們就是競爭對手了。
準備春闈,最少也要一年半的時間,或許更多,徐階提前下手,這就好理解了。
宋涵佩聽得點頭:“權,錢,利慾薰心。”
李大觀撇撇嘴道:“反正就不是好人唄,不要可惜他了。”
宋涵佩:“……”
他伸出手指道:“你今天的總結,是最到位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子不教,父之過,子不教,父之過,子不教……”
牢獄的盡頭,傳來朗朗的讀書聲,是讀的三字經。
但是每到父之過之後,那個人就不讀了。
楊廷和和刑部尚書一起來看徐階,這分別就是從徐階的牢房中發出來的,還沒道地方,楊廷和就知道是她了。
楊廷和停下來看著刑部尚書:“一直是這樣的嗎?”
尚書道:“不是瘋了,問話都很清楚,就是偶爾會讀三字經,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喜歡三字經。”
三字經,是小孩子的啟蒙讀物,讀書人都背過。
楊廷和微微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