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福先生先是鋪展開一張畫卷。
那畫卷上,並沒有氣勢磅礴,驚天動地之景。
只有寥寥幾筆描摹出的一塊石頭。
那石頭不見有什麼出奇之處。
可當展開畫卷的那一刻,有神光祥雲湧現。
霞光一道又一道。
一看就是神聖之物。
居然驅散開了安全區外的黑暗籠罩。
這是一塊帶有神性的神聖石頭,即便只是寥寥幾筆的描摹,就已如誕生出如此不凡。
而歷史上,唯一能與之讓人聯想到的,
唯有一個名字:
石敢當。
也稱泰山石敢當。
關於石敢當,最早的文獻記載,早在西漢時期就有記載。
“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急就章》。
由此可見,早在西漢,古人就已對石敢當推崇極高,認為石敢當能抵擋一切。
在宋朝曾出土過一塊石碑,上面刻著:石敢當,鎮百鬼,厭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昌……
起碼在宋朝之前,就已有古人認為石敢當能驅邪。
也正因為此在歷朝歷代,古人常常把石敢當立於街頭巷尾,宅院外,丁字路口,橋道,鎮前,村口等容易衝傻的兇位,來驅邪避兇,止煞消災,鎮壓不詳。這種民間風俗,尤其是在元明清民時期,最為巔盛。
街巷納汙垢。
宅院外人來人往,容易招小人。
丁字路口多橫死、回家迷路的“人”。
橋道易衝煞。
古人鎮子,村子,一般都是傍水而建,水是最陰煞之物,從古至今,淹死在河水裡的怨恨者不計其數……
所以這些地方,最容易成為兇位,古人會放置一塊石敢當來驅邪避兇。
因侷限於古人的交通與資訊流通渠道,古人對於石敢當的口口相傳,有幾分真,幾分假,後人無從可知。
而畫卷上的這塊神性石頭,是不是泰山石敢當,外界也無從得知,但有一點,可以很明確!
如果這個世上的石敢當傳說是真的!
從西漢就已有人推崇,元明開始發展至巔盛,可想而知,這石敢當的香火,恐怕是積累到無匹恐怖的一個程度。
集全國信仰為一石。
說它是神性石頭都毫不為過。
所以,當看到福先生展開畫卷時,才會給人第一念頭就聯想到“石敢當”!!
“福先生,你該不會是打算……”
有人面色微微一變,想要張口欲言,可又心底清楚,這個時候誰都阻止不了福先生進福地救人。
畢竟,還有打量高手,還被困在福地深處未出來。
不管如何,這事總要有一個結果的。
福先生並沒有多說什麼。
他只是面無表情的交待幾句後,人手持畫卷,神性石頭帶著神聖氣息,籠罩住他全身,他準備出安全區,重新進入福地裡。
就在福先生即將要出發前,安全區外完全黑暗一片,本應陷入詭秘平靜的黑暗世界,隱隱約約間,似乎有異響傳來?
起初,眾人還以為是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