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0…29……”
來自魔鬼的倒計時,還在冰冷無情進行。
“酗酒者的妻子不是跳樓自殺!”
“殺死酗酒者妻子的真正凶手,是那名酗酒者外遇的小三!”
方正說出答案。
然而,魔鬼的倒計時還在繼續,25…24…23……
方正皺眉,難道他的回答是錯誤的?
方正仔細捋一遍思緒,最後的殺人兇手,的確是只有小三,才能說得通一切。
還原事件真相?!
對,關鍵是還原!
有點意思,方正開始還原事件真相:“酗酒者有了外遇,但酗酒者一直不肯答應小三離婚,因為酗酒者還愛著他的妻子。”
“所以就有了後來的小三因妒生恨,於是偷偷配了酗酒者的家裡鑰匙。這也是為什麼酗酒者妻子一直聽到門外有人動門鎖的聲音,因為小三並不知道哪把鑰匙才是大門鑰匙,因此她一直在偷偷摸摸試鑰匙。”
“那天酗酒者回到公寓,妻子一直未回覆他資訊,打電話也不接,其實那個時候的妻子,就已經遇害了,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妻子後來回覆的資訊內容,妻子她說已經躺在床上,但是懷胎的女人根本不能平躺在床上睡覺,所以回覆資訊的人,並不是兇手,而是兇手。”
“然後兇手把兇殺案偽造成孕婦自殺,因發現丈夫出軌,一時想不開,孕婦跳樓身亡,很完美的自殺理由,聽到夫妻吵架的鄰居都可以成為證人。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酗酒者說就在他剛出公寓一樓準備取花時,就發現妻子已經等在外頭,因為她妻子是倒在血泊中,墜樓身亡。”
“既然妻子是被兇手殺死,而非自殺身亡,那麼兇手的身份就顯而易見了,正是偷偷配了酗酒者鑰匙的小三。因為就在這一天晚上,酗酒者向她攤牌,決定要分手,本就因妒生恨的小三,這次直接失去理智,再次偷偷來到酗酒者家裡,並且這次成功找到正確鑰匙,入室殺害了妻子,然後殺人拋屍下公寓樓。”
方正語速很快,快速還原出整個事件的真相。
“4…3……”
魔鬼倒計時戛然而止。
這時,方正看到一直在盯著大樓的趙亮,轉頭跑向了超市深處,再未出現。
靜等十分鐘左右,也沒有見到趙亮跳樓。
方正嘴角上揚,看來這場魔鬼遊戲,是他勝利,魔鬼出局了。
其實這道魔鬼遊戲的故事中,設定有很多小陷阱,如果一不小心,就會掉進陷阱裡,誤以為妻子會是自殺。
即便知道妻子不是自殺,如果沒有留意到一開始的最開頭部分細節,後面也絕對猜想不出殺人兇手的身份。
一分鐘魔鬼遊戲?
還真是夠魔鬼挑戰的!
這時的引魂燈,又重新有了反應,將他指引往下一個地點。
這次將是最後一名死者。
李可心,性別女,24週歲。
也就是最後一輪魔鬼挑戰。
雖然還不知道如果他回答錯誤,或者沒有回答上來魔鬼遊戲,讓死者再次“墜亡”一次,會有什麼後果發生,但顯然,能阻止一次“墜亡”,對他並非是壞事。
李可心的墜亡地點,是在福門街道,匯車路。
二小時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