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沒忘了自家舅舅和渤海郡王之間的交易,有些問題他還是得多多斟酌,不能直接解答,免得被有心人利用。
薛蘭鶴對他自是無有不依。
現在的知識查起來還是很容易的,影片教學更加方便,不用白不用。
“找影片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事,之前就說過,假如全提供現成的資料,久而久之這些人就不會自己思考了。”
如果不是什麼需要知識含量的技術,教就是了,一旦涉及腦力的,還是得讓他們自己想。
元寧思索了會:“確實不應讓他們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
“那舅舅,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元寧穿過來前,大盛還是“太平盛世”,哪怕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即將碎裂薄冰上,可很多人還是無知無覺的。
他不知道這事,所以沒有那麼憂慮。
薛蘭鶴清楚大盛的困境,但也不會因為亂世而心軟就打破規律,否則就是貽害無窮。
“提點為主。”他只說了這四個字。
元寧就明白了。
大盛朝,有些人能理解薛蘭鶴的良苦用心,有的人卻不能。
[教就教,不教便不教,弄得這般神神叨叨做什麼?裝模作樣!]
[這般享受別人因著他的每句話而提心吊膽!薛蘭鶴他定是很得意吧。]
[一群狼心狗肺的玩意兒,人家願意教那是人家心善,少在這陰陽怪氣呢。我大盛怎會有你們這樣的敗類在?]
[天幕怎的不禁止這些恩將仇報的狗東西觀看呢,就該讓他們一無所知下去好了。]
那些真正關心此事的人卻不會在意天幕上的吵吵嚷嚷,而是專心看起了薛蘭鶴和元寧一起找的教程,認真地學起來。
他們有心向學,根本不會被這麼一點小小的難題給絆倒。
而且他們對能夠把知識無償分享給他們的這一對舅甥是非常感激的,這年頭哪怕是花錢去給人家當學徒,別人都要對你白眼,怎麼可能會多盡心教你。
哪有端起碗就罵孃的道理呢?那種白眼狼的眼界就只有這點了。
元寧並不知道大盛朝那邊的事情,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太過在意。
他現在的生活重心也越來越向著現代這邊轉移了。
第二日一早,鬧鐘響起來後,他就穿著沖鋒衣應關飛渡的約去趕海了。
天還矇矇亮,太陽尚未升起來。
清晨還有海風胡亂地吹,氣候還有些寒涼。
元寧挨過餓,所以哪怕心裡急切地想提著小紅桶去趕海,卻還是坐在原地,乖乖地把自己早餐慢吞吞地全都吃完了才走,一點都不浪費。
關飛渡在旁邊好一頓瞅。
他覺得自己跟元寧還挺合得來的原因之一就是元寧這股子對食物的虔誠勁兒,絕對是現代衣食無憂的小孩們身上難以出現的。
他自己愛好烹飪,所以對食物還挺珍惜的,小夥伴能和他一樣,他當然開心了。
吃完之後,他們各自捎上小桶就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