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窗是極大一扇,外面的自然亮光可以透進來,而天花板上的燈光也不缺。
站在窗戶邊就可以眺望別墅外的草坪和綠植,用以在看書累了後放鬆雙眼……
“書房看完了,我帶你去其他地方瞧瞧吧。”關飛渡本人最喜歡的烹飪間還沒給元寧參觀呢。
元寧點了下腦袋,歡快應道:“好。”
書房不只有剛才那個旋轉牆能進出,在旁邊其實還有兩扇門。
推開左邊門是走廊,右邊門後則是琴房。
琴房也很寬敞,並不只是在角落裡擺了一架鋼琴,嵌在牆面的木板上還放著小提琴。另一邊是架子鼓,還有一把吉他陳列在牆邊。笛子和蕭這些樂器放在一旁,甚至在中間放著一把巨大的豎琴。
元寧感慨:“好多的樂器呀……”
而且有許多都是他不認識的種類,宮廷禮樂有編鐘、石磬、琵琶、缶、鼓、絲竹等等,還有民間的鈸、鑼、嗩吶、二胡、壎、琴瑟種種,但是在這間琴房卻基本上瞧不見幾樣。
許是如今人和之前的審美不一,又許是時移世易,因此用的樂器也不大一樣。此乃常事,倒不至於太驚愕。
關飛渡雖然不怎麼喜歡在琴房練樂器,但是見元寧好奇,也還是拉著他每樣都試了一下。
他家中買的樂器價格昂貴,音色自然也比普通的好些。
三角鋼琴開啟,元寧輕輕觸碰冰涼的琴鍵,黑白雙色倒映在他的瞳孔中,彷彿間映出了曾在大盛時的排排青銅編鐘。
那是他第一回觸控樂器,“叮叮當當”的聲音和如今摁下琴鍵後發出的“do”完全不同,聽在耳中又是不同的調子。
音樂是能夠引起共鳴的,分明他此刻什麼也沒想,僅僅只敲響了一個音符就讓他渾身上下都起了雞皮疙瘩。
大盛朝中,樂師撫摸自己心愛的磬,偏愛的壎,如水的目光就像是在注視自己的孩子。
待元寧吹奏時,他也隨之應和。
古今樂器在不同的世界,同一時刻響起,兩個截然不同的位面在這一刻彷彿産生共鳴。
水滴落湖面,泛起圈圈漣漪,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因為震顫而心生的動容。
吹拉彈唱的兩個小孩都試了一遍,美妙的旋律自然而然就從樂器上飄了出來,別有一番韻味。
關飛渡還用鋼琴在元寧面前彈奏了一曲貝多芬的《致愛麗絲》,這是比較簡單的一首樂譜,他學了這麼長時間,都不用看樂譜也能輕易彈出來。
手指翻飛,一曲畢。
元寧也很給面子地鼓掌:“飛渡哥哥彈得真好聽。”
關飛渡耳尖紅了,他瞥了眼站在不遠處的管家,沒從對方微笑的面龐中看出什麼來。
不過他心底知道,對方肯定看出來他是故意在元寧面前表現的……
大盛朝的朝食就是在這樣一曲當中展開的,即便有許多人在元寧舅甥倆用早餐時扛不住餓,早已餵了自己好些飯菜,但也有不少人還是照舊用餐。
有的人不太能接受這樣的樂曲,有的人卻是面露欣賞之色。
音樂無國界,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這首歌的美妙對大盛朝的多數人而言都是能夠欣賞並喜歡的。哪怕是穿越了千年的時空,也不能否認它的悅耳。
[好活潑生動的曲子,聽起來真不錯。]
[這個樂器真有意思,若是能仿造出來該有多好。]
[如聽仙樂耳暫明,那方世界連孩童都能彈奏這樣的美妙的樂曲了麼!]
“五音都貯藏在了一方小小的匣子裡了,實乃高超手段,就是製作起來恐怕不如咱們的笛和蕭簡單。”江湖俠客感慨。
隨行友人附和:“那是,咱們可是連片樹葉子都能吹奏出來一首曲子的!豈是那些複雜器物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