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嗎?”風雅試了試,“果然如此。”
“納戒在空洞內用不了,我還想將靈材帶進來試試,這樣看,恐怕得把靈材推進空洞?”溫堅說著。
“未嘗不可。”
“靈材怎麼帶進來且不說,先說空間型別的能力全都用不了。空洞所在的空間,應當和原世界不同,若是相同,怎麼連納戒都打不開?”李儉對此疑心甚重。
這也怪不得他。修仙者升到金丹期後,空間相關能力就像是與生俱來一般,雖然得不到鍛鍊變強的法門,但如臂使指,相當好用。到空洞這邊,不僅空間權能被禁了,連納戒也打不開,就像是將好端端的人突兀致盲,誰能坦然接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所擔憂的,我如何不知。遠征軍剛到空洞,多少事是我們在原本的世界見不到的?當下還是得優先解決陰風,空間能力的問題,之後再說吧。”風雅說得無奈。
遠征軍向空洞深處進發,巖壁似乎望不到頭,它們好像正在一座無比深的井裡,嘗試著飛向天空。
在修改參照系後,戰士們普遍將空洞深處稱為“高處”,而把自己來處稱作“井底”,一路上所遇怪物越來越多,但都實力不濟,剛好能讓戰士們積累經驗,遠征軍應對怪物愈加嫻熟。
這樣一來,首領們反倒搞不懂這些怪物出現的意圖了。
這法力消耗也沒利益最大化啊。若要以這些怪物讓同盟軍消耗法力,一個勁地添油戰術,前後出現的怪物甚至連線不上,連戰鬥力烈度都炒不熱,和白送有什麼區別?
哪怕集結一批怪物突然出現,讓大範圍的同盟軍戰士炸一波營,也比一個一個送,使得戰士們積攢經驗,應對怪物的法力越發精準更強啊。
同盟首領心中猜疑,戰士們只管執行命令。在衛戍部隊臨時通訊體系中,指戰員間正在交流所獲情報。
離空洞介面已經有些距離,作為自由行動任務的一環,遠征的人族部隊需要在一線處理情報,以免應對遲緩,或是放走在一線才能發覺的重要資訊。
最值得關注的情報當然和同盟軍大部得到的資訊相同,衛戍部隊也發現怪物出現頻率正在上升,且依舊保持相當高的隨機性,讓人難以確定它們的戰略意圖。
針對這些怪物為何如此出現,指戰員們還在激烈討論,並呈交原世界指揮中心判斷。對此,李儉只負責看,自顧自學著,覺得大夥說得各有道理,連摻和也不摻和。
第二議題則是空洞內環境。分散在同盟軍各處的戰士們利用作戰服的資訊採集裝置,一路行來一路建模,確保所能接觸的巖壁都在同一個參照系中得到資訊化處理,也是衛戍部隊遠征軍進一步分析空洞環境的利器。
透過巖壁建模,李儉可以看到,遠征軍一路貼著巖壁飛行,從“井底”往高處走,巖壁存在輕微變形,越往上飛,其內徑越大,並非直上直下一通到底。
隨著遠征軍上升高度增加,其內徑擴大速度也在提升,雖然跑在最前頭的偵察小隊到八千米高度才看到內徑的顯著增大,但根據當前模型推算,很可能在十四千米處,空洞巖壁將呈現喇叭狀開口,讓遠征軍飛出“大坑”,進入次方世界的平原。
這是個令人振奮的好訊息。在幾乎直上直下的井洞裡頭和沒有智慧的怪物對拼並非李儉本意,殺掉這些玩意對關閉空洞毫無用處,真要讓空洞關閉,要麼摸清空洞自然規律,要麼找出此方世界的智慧族群,才是質變。
不過,也有讓人心生不安的訊息。
用一線戰士的話來說,“兩側巖壁越來越鬆了”。
戰士們在沿巖壁向上飛行時,偶爾會試一試巖壁的堅硬程度。對金丹期修仙者來說,沒有陣法加持、沒有靈材混入的尋常巖壁,只消讓法力和金丹加持在手上,犁岩石不比切黃油困難多少。
在這一次又一次的隨手一劃中,人族戰士們敏銳地察覺到細微差別:高處的巖壁沒有空洞介面處的巖壁那般堅硬。
雖然都是刀切黃油,但切冷黃油和熱黃油還是有差別的。修仙者是寒暑不避,又不是分不清寒暑,偶然察覺這點後,細心體悟,很快便發覺這並非錯覺。
一個人可以確定這並非錯覺,上傳到通訊網路後,戰士們相互對照,進一步發現這並非個性。
喜歡飽食終日,加點修仙請大家收藏:()飽食終日,加點修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