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因為植物的天性,植物們修煉的進度整體上好像比動物要慢些,但只要學過統計,又或是對生物競爭有點了解的,都能猜到:植物整體修煉進度再怎麼慢,也不影響其中出幾個狠的。
數量多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數量多得超過了某個度,讓質也發生了變化——比如植物裡頭多出個金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按照金丹期修仙者的權能,光是其掌握的空間權能,就足以讓植物擺脫行動不便的困境。
再加上植物普遍都是基本沒有思考能力的物種——嚴謹起見,並不否認其可能具備思考能力的可能性,雖然那十分微小——一個升到金丹期並擁有與人類相同智慧的植物個體,在金丹的基礎上,對本族群的掌控力度,恐怕不是動物群落能夠比擬的。
金丹期以下的動物如果要做什麼事,本族金丹還得發話才能制止;若是某植物想要做什麼事……哦,當它有想的那一刻,它應該就不是普通植物了。
植物中冒出金丹期精怪的可能性不低,隨著時間推移,第一批疑似誕生金丹期精怪的植物,也在華夏的各大聚居區旁被發現。
發現,一個比較中性的詞彙,用在李儉所看的報告開頭,往往只是陳述事實。
不過這樣的陳述事實,往往會忽略很多能使人身臨其境的描述。
比如,離錢安聚居區最近的一株金丹精怪被發現,起因是在幾個月前,有冒險者發現吳會省南部地區的丘陵中有一片樹林越長越多,和其他樹木的種群界限不斷外推,隱隱有在當地成為霸主的架勢。
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幫冒險者都不是好惹的傢伙,到底是在搏殺之間掙錢的人,看了林子茂密,一部分人打定主意,覺得裡頭一定有寶貝,才能催使林子往外長。
這可不是他們癔症,見什麼都是財,是過往經驗為他們提供了理論支援,有不少靈材都是這樣被找到的,最先發現靈材的冒險者,往往都能吃到較豐厚的第一桶金。
從後來的視角看,林子裡有寶貝嗎?確實有,這片柳樹林子分明是南方常見的垂楊柳,卻能在丘陵地帶不嫌海拔高低、土壤乾溼地一點一點外擴林地,沒有寶貝,那是鬼扯。
同一片地方,做植物的都在爭奪同樣的東西。憑什麼不適應本地環境的柳樹反而比那些更喜旱的植物更能“打”?總得是背後有什麼東西支撐吧?
於是冒險者們衝了。
於是冒險者們躺……也沒全躺,被打了個半死,連動用法力的餘力都快沒了,丟出林子。有隊友的拖著回了聚居區,沒隊友的就只能聽天由命,祈禱趁自己虛弱的時候,別來點妖獸把他們宰了。打又打不贏,都混了個半死,只好灰溜溜返回聚居區,等著“少俠請重新來過”。
後來人們才知道,當時林子裡已經有金丹期精怪了。
一群沒到金丹期的冒險者,在人家主場,被金丹期帶著小弟打成半死丟出來,按理說應該不丟人,回到聚居區也能當談資吹上一吹,開口便是自己在一片詭異的柳樹林內,和金丹期黑山老妖幹了一架,活著回來了。
但情況尷尬就尷尬在,冒險者衝進林子後,就沒碰上過金丹期精怪,都是被釘死在地面的築基期或煉氣期精怪合夥打出去的。
這情況別提多丟人了。一群人類,一群自詡組織度極高,會團結協作的人類,在進林子的時候,被林子因為組織度高打出了林子,這什麼打臉笑話?
好在他們確實在林子內找到了某種靈材,為了賺錢,一群人養好了傷,又生龍活虎地組織起來,一定要殺回南邊的柳樹林,給那幫柳樹一點顏色看看,什麼是真正的組織度。
等這幫人糾集起來,約定了時間,統計了人數,搭建了嚴密的打團指揮鏈,發揚網遊開本精神,人人就位人人線上,一鼓作氣衝到柳樹林時,卻發現前兩天還眼看著要長滿整片丘陵的柳樹林,跑了。
它們就像是集體長腳了一般,只在原位留下了不少坑洞,甚至還有土石塌陷的痕跡,毫不遲疑地跑了。
喜歡飽食終日,加點修仙請大家收藏:()飽食終日,加點修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