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嗤……”和範千秋提出反對意見時鴉雀無聲不同,這次有人忍不住的笑出聲來。
範千秋年輕,但名聲在外,專家們對他很尊重。
高飛就不同了,既年輕也沒有名氣,看起來就像是湊數的。
湊數就湊數,居然還譁眾取寵,不嘲笑你嘲笑誰!
就連範千秋也露出一抹苦笑,顯然不認為高飛的支援是什麼好事。
陳定星露出一絲尷尬的神情道:“高先生也有不同意見,你也是憑感覺?”
“哈哈!”陳煥之笑起來。
其他專家也是連連搖頭,只當一場熱鬧。
高飛搖了搖頭:“我不是憑感覺,我有證據。”
“有證據?”所有人更樂了。
在座眾人除了範千秋之外,搞研究的年頭比高飛的歲數都大,儘管大多數人沒有真正見過【平安亭帖】的真身,對這件稀世珍寶卻並不陌生。
而且過去的一千多年來,無數的文人墨客,書法大家都對【平安亭帖】有過各種各樣的評價和鑑賞,偶有質疑也都空口無憑,從來沒有一個人拿出過證據。
這也是專家們一致認定【平安亭帖】為真品的原因。
高飛居然說有證據,難道是王之給他託夢了?
面對嘲諷,高飛不為所動,繼續道:“我有證據認為,這幅【平安亭帖】並非王之原作,而是米元章臨摹的!這是一幅超級贗品!”
米元章臨摹?
這種論調,高飛並非是第一個提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早在數百年前,藏家唐文明就曾經提出過一個假設,懷疑【平安亭帖】其實是米元章臨摹而成。
但這個假設需要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基礎,那就是米元章一定是要看過【平安亭帖】的真跡才能臨摹。
真跡何在?米元章為什麼要用一幅臨摹品替代真跡?
唐文明給不出答案,歷代質疑者也給不出答案,只能不了了之。
高飛堂而皇之的說有證據,專家們當然不信。
這麼多年,這麼多大家的研究,都沒找到證據,你一個湊熱鬧的就有證據了?
陳煥之乾笑一聲:“這位……高先生是吧,你既然有證據,那就拿出來吧。”
大家一陣嗤笑。
【滴,獲得來自陳煥之的輕蔑,+11】
【滴,獲得來自鞏中夏的嘲諷,+15】
【滴,獲得來自陳定星的怨念,+16】
……
一連串的情緒收入來自會議室中除去範千秋的每一個人,就連陳定星似乎也非常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