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氏又問了周巧巧何時到家裡來住,得知周巧巧又跟她師父去辦事了。連氏道:“這說到底也就是個半大姑娘,她這經常在外面跑,論理你也該說說。”
聶小凡笑道:“她一向有主見。不過嬸孃說得是。等她回來,我得叫她出門時告訴我一聲兒。免得咱們擔心。”
聶小月在一旁脆生生的問:“孃親和姐姐在說誰?”
聶小凡柔聲道:“是一個姐姐,一個很厲害的姐姐。”
翌日連氏果然帶著經書去求了周老夫人,周老夫人也給了她這個臉面。一口答應下來。
到了萬眾矚目的敏貴妃生辰這日,所有人期待著的歌舞昇平的盛大場面完全沒有。
相反因為西北戰事,籌備已久的敏貴妃生辰居然辦得比以往更簡單。眾命婦們不過是進宮用了一回膳而已。
反差的是每個命婦都帶了貴重的賀禮。皇后去年二十五歲半整壽的賀禮竟沒這麼一半奢華。
不過敏貴妃也沒怎麼看那些東西,直接讓司儀太監登記造冊後邊放到一旁。
等壽宴結束,敏貴妃便宣佈將那些賀禮運到國庫裡去。竟是連看都不多看一眼。
皇上龍心大悅,對敏貴妃大肆誇獎了一番。又讓敏貴妃挑兩樣心儀的東西把玩。敏貴妃推辭不過,笑著拿過冊子看了看。
她沒有挑範左相送的價值連城的夜明珠,也未挑周右相送的價值萬金的吳道子之畫。反而是挑了山外一位老尼送的手抄佛經兩百冊。
眾人心下微驚,若說挑佛經,敏貴妃幼年曾出家,倒也不難理解。
可青州候家也送了手抄佛經,還是名僧智清大師的手抄本。千金難求呢。敏貴妃竟也不要?
承順帝見敏貴妃如此為國分憂,甚是歡喜,當即便誇敏貴妃“當為天下女子表率...”
至此敏貴妃生辰雖然辦得簡單,但是該有的話題一樣不少。
敏貴妃本來盛寵,招朝臣非議。現下這樣賢惠,可是狠狠的打了他們一個耳光。
自然也少不了有人議論敏貴妃此舉沽名釣譽。說她“為天下女子表率”是為對皇后的大不敬等等...
如此議論紛紛,連深居內宅的聶小凡也聽了幾天的關於敏貴妃的閒話。
“其實沽名釣譽又如何?只要是好事,又何必在意方法?”
聶小凡一邊寫字一邊道:“好了,敏貴妃離咱們天上地下。總議論人家也不好。巧巧有訊息了嗎?”
柳玉說得正起勁,乍然聽見姑娘又問周巧巧,又低下頭去委屈的說了句:“沒有...”
聶小凡嘆口氣,這丫頭的師父但願不是什麼壞人,否則這總是一天天的帶著周巧巧在外面跑,總也不是個事。
可巧江嬤嬤來回稟老太太的病情,聶小凡便收了字帖。
如今府裡沒有女主人,人事都是聶小娥、聶小凡兩姐妹管著。故而江嬤嬤每日都會來聶小凡這裡彙報一番。
“祖母如何了?”聶小凡問。
江嬤嬤道:“最近好些了,藥膳也用得下。大夫囑咐不能動氣,是以老太太近來很少火了。”
江嬤嬤說完呵呵一笑,這老太太安靜下來,她們這些身邊的人伺候得省心多了。還是二姑娘的法子好...
聶小凡將手支在書案上,道:“很好,好生伺候著。現下老太太院裡就是你當家了。若有什麼事,可全在你身上。”
江嬤嬤忙道不敢不敢,奴婢們伺候得都很盡心一類的話。又道:”只是大老爺每日去竹香院探望,老太太都不願意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