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最煩你這廝什麼事兒都往遊方老道身上扯,你是不是認為天下人,除了你自己都愚蠢透頂?”
李治目光炯炯的看著他,一臉的不善。
“臣不敢。”
就算這個回答很蒼白無力,可在等級嚴苛的封建社會,高升要用這種話來表現出自己的弱勢,讓李治這種上位者、帝王覺得能掌控一切,李治才會覺得他可控,這樣他才安全,才能笑到最後。
“不敢?朕看你敢得很呢。”
想到高升每每都用遊方老道之說搪塞自己,李治心中有氣,只是今天,還不是發洩的時候,他還有正事與高升說。
李治拿著那本《西遊志》又道:“說說吧,這本書你這廝是如何自印法?”
自從入殿以來,從始至終,李治言語中都透著怨婦一般的怨氣,他哪能不知道?
高升自然不敢期滿,只能實話實說,道:“回聖上,臣這本書乃是活印。”
李治微微一愕,道:“活印?”
“臣將著活印之法,稱之為活字印刷術。”
高升將活字印刷術的原料,以及製作、印刷方式詳細的訴說了一番。
用膠泥燒製方塊活字,而後插入統一的模板中,就成了活字印刷的模板,印刷完一版,在根據內容更換模板裡面的字,再印刷一版,比雕版印刷不僅節約時間,還節約成本。
李治當即看出了這活字印刷對文化的影響,這不僅能降低印刷成本,還能提高印刷速度的好方式,最重要的是,活字印刷術一出,書籍成本降下許多,這就給了許多寒門子弟唸書的機會。
大唐的科舉制度名義上是科舉取士,但因為雕版印刷的書籍費用太過昂貴,限制很多寒門子弟唸書的機會。
因此大唐科舉取仕,百不存一,反而依舊是門閥、仕族舉薦為主,這就給了長孫無忌、褚遂良為代表的關隴門閥不斷壯大、結黨營私的沃土。
若這活字印刷術,能在大唐成功推廣,書籍成本下降,那麼寒門子弟唸書的機會將增多,只有讀書人不依託門閥、仕族舉薦才不會受門閥、仕族控制,才是屬於皇帝本人的官員。
這種好處,讓李治滿臉透著幸喜的表情。
高升偷偷瞄了一眼李治,見他神色異彩,心中怦然心跳。
難不成,皇帝老兒要將這活字印刷拽在自己手裡不成?
活字印刷的影響太多深遠,只要是聰明點的帝王,無不能看到其中好處。
何況這還是李治與關隴集團爭權的關鍵時候,李治心動活字印刷是必然結果,強佔了去,也是情理之中。
良久,李治突然笑了,道:“你這廝難得說一次實話,就讓朕對這活字印刷術見獵心喜,讓朕的貪慾不受控制。”
高升不敢說話,皇帝老兒在興頭上,自然還有話要說。
李治一本正經道:“但朕若強奪了你這廝發明的活字印刷術,豈不讓天下人笑話,說朕是昏君?”
白也由你說,黑夜由你說,反正皇帝老兒說什麼就是什麼。
高升臉上一臉的謙遜,心理卻在吐槽,想強佔了活字印刷,卻能說出一番道貌岸然的乖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