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有些鬱悶的是,這些莊戶無一例外,都對高升交口稱讚,而且對高升充滿了發自心底的崇拜。
甚至連高升小時候東家一口吃的,西家一口喝的,到現在,給東家借些錢財,給西家勻些糧食,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李治都知道了一清二楚。
上次是匆匆一述,而這一次,卻是李治深入實地的感受“三哥”在莊戶中的魅力。
連數年前高家兄嫂如何擠兌高升和陳氏,又如何霸佔了高家祖屋以及耕地,這些莊戶都一五一十的告訴了這位叫“王晉”的郎君。
最後,老爺子與眾莊戶邀請李治、王伏勝二人在工地一同午飯。
李治為了多知道一些高升的事情,便答應下來,讓旁邊的王伏勝頻繁眨著眼睛示意他,萬金之軀,怎能和草民一塊用膳?
李治懶得理會哈哈一笑,與老爺子、眾莊戶一同入席。
自從鄭王府公佈了鹼水的配方,用草木灰配置鹼水和麵的方法,迅速在民間普及。
別人或許不知道這幕後主使,但逃不過王伏勝的眼線,李治自然也會知道。
吃著去掉老面發酸的麵餅,就著肉湯,看著眾莊戶埋頭吃喝,一臉享受的神情,李治感慨萬千。
麵餅、肉湯自然是管夠的,而且這肉湯裡面,堆著一塊塊大肉,不用核算,高升絕對是下了血本了。
連官府徵集民夫也只能保證一日二餐,早上一餐,晚上一餐,更是難得吃一次的肉湯,就算有肉湯,也就是些肉沫星子,油油肚腸聊以**。
就連大唐底層的府兵不到戰時,亦是這個待遇。
這小小的下河縣男,居然敢讓幫工的莊戶敞開肚皮吃喝,餅肉管夠,足可見其難能可貴的一面。
李治也有感於底層莊戶的不易,心裡對高升的看法,已經完全跳脫出了原來的侷限。
這不僅僅是個只懂些奇淫巧技、調皮搗蛋、不受約束的田舍漢,還是一個有著真善美、大是非的田舍漢,能堪一用啊。
……
高升早就到了工地,走了一圈修繕河堤的工地之後,他發現點問題,而後匆忙趕往位於上河村的石灰作坊。
作坊還在建設,李明月按照高升的囑託,將地一圈,而後讓工匠開工,張屠夫主管。
張屠夫作為石灰作坊的管事,冒著嚴寒領著他的小兄弟前來幫工,李明月要求建成作坊的時間太短,他只能帶著小兄弟一起上,加班加點的拼命。
李明月這個縣主親自交代的事情,他就算有天做膽也不敢馬虎,什麼事情都要親力親為。
說實話,李明月這種王親,本可以讓傭人交代他辦事,可李明月卻主動招他到別院交代諸般事宜,足可見李明月對這石灰作坊的重視程度。
若壞了李明月、高升的事情,別說他以後抱不上李明月、高升的大腿,以後他這種沒靠山的土財主,也會給有靠山的財主吞了。
這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時代,到了張屠夫這種土財主階層,若沒有靠山,十有八九混不下去。
聽到下面小兄弟的稟報,高升獨自一人來到作坊,正在幫工匠搬磚搭建窯爐的張屠夫,一邊慌忙讓人去通報身在別院的李明月,一邊匆忙去見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