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的一線青壯年,各個都有一把子力氣,雖然比不上張大柱,也不容小視。
這些青壯年全部使用鋼鎬,作為修繕河堤的第一梯隊使用。
這些青壯,用手中的鋼鎬挖開凍得僵硬的土地,而後讓使用鋤頭的第二梯隊將鬆動的凍土挖開,接著才是使用鏟子的莊戶,鏟了泥土裝上筐,最後由人挑到河堤上。
老爺子和老太太也在工地上勞作,這讓下河村的莊戶,人人佩服。
高家不得了,不僅出錢修繕河堤,而且家裡老人和奴婢都來上工出力,還真沒見過這樣的東家。
於是,莊戶們一邊勞作,一邊和老爺子、老太天和高家的奴婢說話,工地上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老爺子,你家三郎都出了修繕河堤的用度了,你和老太太又一把年紀了,還跟咱們一塊修河堤,這不是讓全村的莊戶羞愧麼?”
“就是,您和老太太在家享三郎的福就好了,修繕河堤這種事情,咱們莊戶幹得完。”
“就是,就算三哥不來,咱們也服他,老爺子,您帶著老太太還是回去吧,累著您二老,咱還有臉見三哥麼?”
“……”
聽到眾鄉鄰的勸解,老爺子虎著臉,大聲道:“別嘰歪整那些沒用的,有力氣多幹些活多好?”
其實老爺子心裡已經極度膨脹了,沒想到全村的莊戶都對他和老太太那麼關心,就算當初高升封爵,這些莊戶都沒此刻熱情。
看來免費出資修繕河堤,確實不錯……嗯,不對,還虧著一大筆錢呢。
聽到周圍勞作的莊戶,爆發出一陣和善的笑聲,老爺子不忘為兒子樹立威信,又道:“就算俺孩兒升爵了,俺和孩兒還是下河村的人,下河村修繕河堤這麼大的事,孩兒忙營生脫不開身不來,俺老漢可不能不來,這可是咱下河村第一等的大事。”
田氏有文化,聽到老爺子的話,知道老爺子的心意,就道:“三哥給咱修繕河堤,這叫‘功在當世,利在千秋’。”
“對、對,三哥這事幹得‘功在當世,利在千秋’。”
勞作的莊戶紛紛興奮的附和著田氏的話。
修繕河堤的工地上熱火朝天,誰也沒來來得急注意,前面的道路上,停著一隊車馬隊伍。
而兩個人下了馬車,冒著寒風遠遠的看著忙碌的工地。
這二人正是一身尋常老百姓衣衫的李治和王伏勝。
李治為什麼會對坐牢的高升網開一面,其實是高升在大理寺牢房裡,巧遇陳碩真那翻表現,讓李治有了想法。
群臣對如何安撫江南道百姓、消除陳碩真的洗腦,束手無良策,而高升破除陳碩真的“邪術”,讓他心裡一動,似乎開啟了竅門。
或許這個調皮搗蛋的田舍漢,真有什麼辦法解決江南道的問題也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