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孫有福果然不負老爺子重託,一切賀宴用度的採買、佈置都讓老主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當然,老爺子也有不滿意的地方,這場賀宴太奢侈了,整整花了兩貫啊。
尼妹的,兩貫錢,這都頂上他和老伴勞苦一生的所得了,能買上一頭耕地的好牛了。
看著街坊四鄰,大人小孩,老頭老太,攜家帶口,帶著禮物來恭賀,直誇老爺子有福氣,養了個好兒子,這讓老爺子樂得屁顛顛的,暫時忘卻了兩貫的花費,和老伴一起穿著新衣,帶著一臉喜悅,在自家院中招呼來吃賀宴的賓客。
這是一場註定要虧到老爺子吐血的賀宴,村中百姓都不富裕,能送來的賀禮,多是糧食,唯一值錢的,是村中富戶趕來一頭自家養的羊羔作為賀禮,這讓高升哭笑不得。
院門前負責迎客的還是張大柱夫婦,田氏還破天荒的給兒子張石請了一天假,沒別的意思,就是想讓張石長長見識,讓兒子以高升為榜樣,努力唸書,將來考個狀元探花之類的封個官,光宗耀祖的同時,也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三嬸依舊領著一幫村中婦女在後廚幫忙,人人臉上帶著喜色。
那十多個鄭王府的部曲,也坐在席中,今次他們不要幫忙,只管吃喝。
而這場賀宴的主角高升,領著女兒高悅,逐桌逐桌與眾鄉鄰敬酒敘話。
沒辦法,做了下河縣男,可依舊是村中長輩看著長大的高家三郎,同輩一起玩大的三哥,小輩中的三叔,加上他這穿越客,信奉的就是人人平等,天下大同。
封了爵,村人因為畏於他的身份而疏遠他,而他卻不能疏遠這些鄉鄰。
退一萬步來說,這些下河村的村民都將劃歸下河縣主食邑三百戶的範圍內,不夠的莊戶,朝廷自然會安排移民遷來,開墾荒地。
而他那恩賜的五百畝地,也要人種不是麼?
與眾鄉鄰搞好關係不僅是因為關係熟絡,而且非常有必要。
高升領著高悅在場中走了一圈,敬酒之後,站在當場,就抱拳與在場眾鄉鄰說道:“諸位叔伯、嬸孃、兄弟姊妹,今兒敞開肚皮吃喝,不夠的,三郎再讓管家準備,不要給三郎省。”
“三哥,以後見到你是叫你三哥呢,還是叫你東家?”一個小青年酒喝多了,膽子也壯了,紅著臉打趣高升。
高升哈哈一笑,道:“林家的混小子,你都叫了三哥了,還問我?”
這話惹得在場鄉鄰紛紛大笑,好多村中長輩卻怒懟那姓林的小青年。
“瓜慫,三郎已封了爵,咱們都是他的莊戶,怎能再叫三哥,豈不壞了法度?”
“林家小子,三郎雖是和你一起長大,可現在都封爵了,咱們又是三朗的莊戶,咱們都得叫他東家才對。”
給幾個村老一說,姓林的小青年一臉的尷尬,不時看向高升,生怕他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