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就沒有鼓勵女子讀書的歷史,但也不反對女子讀書,唐朝也有不少才女,比如上官婉兒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唐朝時期活字印刷沒被髮明,雕版印刷成本高,加上紙張成本,能讀得起書的人都是有錢人,普通人根本讀不起書。
就算上河村的村學免費,紙張、書本、筆墨費用可的自己出,這些費用會壓垮一個小康之家。
這也是田氏得了一貫錢之後,明確了一家跟著高升,讓她看到了發家致富的希望,她才敢將張石送去村學蒙學。
若非如此,尋常老百姓誰有這錢送子女唸書?
高家為了供養老大高平唸書,老爺子和老太太一把年紀了不僅要種地,還得在農閒的時候編織簸箕、竹筐拿到村市販賣補貼家用。
為了三個孫兒蒙學的費用,寧可答應用孫女換錢,如此荒唐的事情老爺子差點就同意,就連老太太也是默許的態度,就為念書出人頭地。
這個時代想念書,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
好在唐朝開放,女子要蒙學,只要家庭足夠支撐起價值不菲的費用,也沒人反對。
高升此刻,已經完全能負擔女兒的蒙學費用,只是高悅年級太幼,他有些擔心高悅的安全。
“丫丫,為何要蒙學?”
高升這話一出口,就覺得自己真有當爹的潛質,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已然收不回來了。
與千萬父母一樣,就算他是個穿越客,還是喜當爹,他也在漸漸的融入當爹的角色,誰不想自己孩子出人頭地牛逼哄哄?
就算唸了一輩子書,一事無成,能增長見識,明白做人的道理,也未嘗不可啊。
女子唸書又如何?
他可沒有女子就一定要在家相夫教子的封建思想,他只想給高悅最好的、最需要的,這才是一個現代人、一個父親的正常思維。
他這種思想放在現代稀疏平常,但是在唐朝會給他帶來什麼影響只有天知道。
“丫丫蒙學唸書,長大了要當好大好大的官,讓阿耶跟著丫丫天天吃噴香的豬肉湯。”
高升聽到女兒的回答,差點一頭栽倒,小丫頭當官只為喝豬頭湯,他的三觀已經給小丫頭顛覆了。
唐朝是中華古代文明頂峰時期,文化思想也算開放,女子的地位也是少有的,所以有不少的女子當官,女官主要分內官和外官。
唐朝女官內官居多,分六局管二十四司,就是宮廷內部的各種管理者。
外官最典型女官就是武則天時期的上官婉兒,掌管宮中詔命很受武則天喜愛,只要是人漂亮,會說話,才華橫溢,在武則天時期要做個女官也不是不可能。
高升不求女兒有出息,只求女兒開心就好。
高悅要蒙學,那就蒙學,大不了走李明月的後門蒙學。
別忘了上河村的村學是別院出資新建的,李明月若去走關係,夫子豈會不從?
當然,走後門這是下下策,他也不屑為之。
出來混,他高升的女兒,憑的還得是真本事。
“乖女兒,吃豬肉湯這種好事也想著阿耶。”
高升樂道:“待阿耶問清你嬸孃蒙學的條件,而後就帶丫丫去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