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皇城內,大明宮,太液池。
太液池邊燈火通明,池邊的大型水榭內幾十盞燈籠,將水榭內和周邊照得如若白晝。
水榭內擺放了幾十張矮几,矮几上擺放著各式瓜果點心,以及藩國敬獻的美酒,皇子公主及王公依身份,恭敬的跪坐在軟塌上。
李明月的位置在幾十張矮几的最末端,離水榭中主的位置很遠,遠到一轉身就能跨下水榭的階梯。
水榭中的主位自然是當今皇帝唐高宗李治的,而坐在李治左右的,是王皇后和武昭儀,緊接著是年幼皇子、公主的位置,最後是各家王公和李姓宗親。
諸皇子、公主年幼的,都有宮女陪同,年長點的與王公們紛紛正襟危坐。
藉著端正月的由頭,李治把皇子公主和王公宗親們聚在一起,吃頓家宴,再一同賞月,增進血緣親情。
珍饈、美酒,諸家王公子弟之間把臂歡笑,李治很是高興,樂見於歌舞昇平的場面。
沒掌權時經歷過同胞謀反、謀嫡,掌權之後又剛剛平息荊州王李元景、高陽公主、巴陵公主等謀反,本是骨肉血親,可為了皇位什麼都可不在乎,這讓仁厚的李治很是失落,他希望李氏宗親們都能明白血濃於水的道理。
十數個舞伎身著華麗的宮廷襦裙,擁簇著居中一位婀娜妖嬈的女子飛速的旋轉,襦裙連續中飛舞,女子隨著鼓點最後匍匐於地。
舞曲終了。
李治清咳了幾聲,皇子、公主以及王公的談笑聲頓時停止,水榭中頓時安靜下來。
李治微笑,朗聲對在座的皇子、公主及王公道:“諸位卿家,今日時至三秋端正月,如此皎潔月光只看歌舞,豈不辜負了賞月雅興?”
在場的皇子、公主以及王公紛紛點頭應是。
李治收斂笑容,滿臉威嚴又道:“既然諸卿都無異議,那朕就以端正月為題,諸卿詩、賦不限,儘可作來,若有佳句朕重重有賞。”
李治一開口,眾皇子、公主及王公有漏出難色的,亦有漏出喜色的。
李治出了題,眾人低頭思索,而遠遠坐在水榭盡頭的李明月百般無聊,這種出風頭的事情,她從未想過沾邊。
懶得再看水榭內眾人鄒眉思索的矯情模樣,她低著頭,嘴角微微一列,勾勒出一抹嘲諷笑意。
任爾想破腦袋,也不及那不知廉恥的田舍漢隨手捏來。
只是能作出如此絕世好詩的人,卻是個目不識丁的田舍漢,而且市儈得緊,老天莫不是瞎了眼,如此才華偏偏給了這麼一個人?
倒是那三首詩確實是絕世好詩,單憑《靜夜思》一首,亦是傳世佳作,還真應了今日聖上所出的題目。
倒是這廝不論是美食,還是詩才都一副待價而沽的無恥嘴臉,讓人氣惱。
心中下了決定,不論是美食或者是詩才,又或則是其它,這廝敢賣,無論多少錢,她就敢買,倒要看看這田舍漢的肚裡到底裝了多少驚世才華,她要用錢把它們全砸出來。
想起高升待價而沽的無恥嘴臉,李明月臉上帶著幾分氣惱,氣惱裡又摻了幾分驚歎和苦笑,各色表情匯與嬌顏之上,異常精彩。
有些人低調卻並不能藏住絕代風華,李明月傾國傾城的容貌太過出類拔萃,不論是何人,只要見過她都會記憶猶新,何況她在勳貴官宦子弟中還有才女的風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