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兩個小吃貨各抓了一把炒貨解饞,高升就將兩個小屁孩支開,開始動手製作端正月的傳統食物——月餅。
用發好的面捏成一個個等大的麵糰,再用各種炒貨包在其中做餡,而後用模具壓出花朵和小動物的花紋。
田氏看著好奇,也過來幫忙。
這次她沒有疑問了,唐朝就有月餅,只不過尋常老百姓家有口吃的就燒高香了,如何吃得起月餅?
唐朝的月餅沒有高升製作的月餅那麼考究,不僅用各種炒貨做陷,還用模具壓出花紋,不論口味如何,光瞧著就誘人食慾。
這個時代的月餅,都是蒸籠裡蒸熟的烹飪手法,而他的月餅準備烤熟。
沒有現成的烤爐,難不倒他。
等到張大柱從上河村返回,帶回了他需要的物品,除了幾塊粗鋼錠之外,還有大量在壇罐口開有槽的壇罐。
張大柱回來得如此迅速,是因為僱了牛車運輸壇罐的原因。
在他出發去上河村前,高升就交代他了,為了節約時間,讓他僱輛牛車運送壇罐返回,從上河村到下河村距離又不遠,所需運費也花不了幾個錢。
張大柱和車伕忙著卸貨,高升和田氏將月餅全部做好,就等入爐烤制。
“柱子,給三哥找口大缸,越大越好。”高升在屋裡對正在卸貨的張大柱喊道。
張大柱忙應了一聲,尋了一口兩個人才能合抱的大缸,一把抱起,扯著嗓子對高升喊道:“三哥,這口大缸如何?”
高升一瞧,心驚不已。
從小就知道張大柱有一把子傻力氣,但沒想到張大柱的力氣大得這樣離譜。
這口大缸絕對有百斤重,張大柱臉不紅心不跳就一把抱起,還能正常說話不洩氣,就這力氣就非同小可。
高升急忙端著月餅,連著擺放數層月餅的木架一起端出屋,讓張大柱將水缸倒扣著木架和月餅,一個簡易的烤箱就製作完成了。
當初他玩戶外的時候,用鐵桶倒扣著石塊上的兔肉,烤出來的味道一級棒。
簡易烤爐的原理來源於此。
現階段讓鐵匠做個鐵桶似乎是不太現實,他只有因地制宜用水缸來試試。
讓張大柱搬來一捆捆的大柴,圍滿倒扣的水缸燒火,開始烤制水缸內的月餅。
高悅和張石覺得新鮮,紛紛過來幫著張大柱燒柴。
而高升卻領著田氏將張大柱買回來的壇罐全部洗淨,而後將鵝蛋一個個裹上鹽放入罈子中密封,開始醃製鹹鵝蛋。
醃製完鵝蛋,又將晾好的蘿蔔放入這些壇罐中,再灌入淘米水。
讓淘米水漫過壇罐中的蘿蔔,加入適量的鹽,再用碗倒扣在壇罐口的槽上,在槽裡灌上水,這樣就完成了密封,一罈酸菜就這樣醃製完成了。
這個時代沒有辣椒,否則他能醃製出湘式酸辣椒。
酸菜的味道,在這缺少口味的貧瘠時代,絕對是一顆驚雷!
三十多斤蘿蔔大部分醃製了酸菜,由於帶回來的壇罐太少,剩下的蘿蔔也不能浪費。
各種現代美食在腦海裡,高升讓田氏將剩下的蘿蔔橫著切成蘿蔔條,而後將蘿蔔條在簸箕中用鹽搓揉,讓每根蘿蔔條都裹上鹽。
最後把這些鹽蘿蔔條放在簸箕內,在太陽下晾曬,蘿蔔乾這道老少皆宜的美食製作完成。
看著高升張羅各種吃的,田氏雖然不明白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但不明覺厲。
等到高升張羅完一切,已經過去半個時辰,估摸著烤制的月餅已熟,他急忙讓張大柱用水澆熄柴火,將木灰全部鏟走,這才讓張大柱雙手套上溼毛巾,掀開熱氣騰騰的水缸。
水缸一掀開,一陣奇香從裡面傳出,等到水缸被完全移開,木架上一排排烤得金黃的月餅,冒著騰騰熱氣和香味,誘人慾滴。
“哇,好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