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見到一枚吃了之後救能長生不老的蟠桃,楚凡每一個腦細胞都飢渴異常,發出本能的歡呼,焦灼的雀躍。
他曾經在道藏中見過類似狀況的記載,懂了。
這把小劍散發出來的既不是劍氣,也不是殺氣,而是精神攻擊力。用科學的話來說,那是意念之力;用道藏的話來說,那是神識之力,也叫念力。
武道凌空攝物,靠的是磅礴氣場。
劍修操控飛劍,靠的卻不是真氣,而是念力,要高階得多。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那是在用意念在改變世界,施加影響。
無名劍修屠滅幾千軍士後燈盡油枯,奮起殘餘念力以飛劍斃殺孟代。但孟代身為銅胎境第三重的萬人敵,生命力極其頑強,在小劍插入印堂後垂死爆發,精神之力灌入劍中與劍修的念力對抗。
這兩股不同性質的精神力量經過十七、八年糾纏廝殺,漸漸融為一體。
飛劍彷彿成了一座微型電磁波發射基站,向外輻射能量。楚凡走到近前產生感應,如同一部靈敏的手機捕捉到了微弱訊號。
普通人會被這股無形念力傷害而不自知,但楚凡不同。一是他本身的精神力量足夠強大,二是他可以吸收這股念力提升修為,相當於找到一個千載難逢機會充電。
通常情況下,真氣勉強可以吸收,念力卻不能被直接吸收。
原因在於,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
即使一母同胎,出生後修煉同樣功法,真氣的屬性也有差異。別人真氣進入你的體內,會混淆駁雜,導致不純。短期內可能有一點刺激作用,以後卻會帶來極大隱患,再難寸進。
楚凡丹田破碎不能儲存真氣,每次修煉出一絲絲也散逸進身體了。靈晶卻是純能量,轉化出來的真氣精純無比,不含屬性。所以,他彈指間便可以令黃堂、石猛提升,無任何副作用。
但精神力量關係到一個人的思想理念,本體意識,關係到一個人之所以是他的根本。甭說吸收無門,就算照單全收,那麼他還是他嗎?
醫學上有類似案例。
大量輸血會導致病人易怒,改變嗜好,降低自身免疫力。
移植了心臟的病人,絕大部分最終死於排斥反應,少數甚至連性情也大變。
那麼,吸收了別人的精神力量,相當於在本體人格之下形成許多細小的另外人格。初期因為本體意志強大還可以壓制,看不出端倪。一旦壓制不住,不鬧出精神病才怪。
以楚凡的見識,僅僅知道一條吸收精神力量卻無反噬的途徑,那便是——信仰。
香火只是形式,諸天神佛吸收的其實是人間信仰。所謂心誠則靈,心不誠,造七級浮屠也枉然。因為光擺出儼然形式,空架子,神佛根本沒有收到你虔誠的信仰念力。
孟代與無名劍修最後的念力被囚禁于飛劍之中,透過十七、八年廝殺,漸漸融合,精神特徵完全消失,雜質沉澱,好似燉成了一鍋溫和的十全大補營養湯。
楚凡兩世為人,勤修苦練,精神力量本來就強大。但目前修煉停滯,非常需要一個契機開啟“天目”。
百勝刀是寶物,飛劍更加不凡,對他而言都不算什麼。最最最珍貴的,卻是劍中蘊藏的精純念力,那是神識修煉的破境鑰匙。
云溪對岸的怪影不是錯覺,紮紮實實送出了一份無以復加珍稀無比的厚禮。
也許這份禮物,國師嗤之以鼻。
但對正思謀逃離陽武的某人而言,冰雪中的一爐碳,勝過春風裡的萬千花;貧寒裡的一杯酒,勝過富貴後的萬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