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因為我喜歡數琴絃,一日裡都要數個四十遍。然後就再也不數了,因為我捨不得多數。”
“捨不得?”
“因為我要留著慢慢地數。”
我想笑,卻已笑不出來。像她這樣的大國手,一張琴上有多少弦,能發出多少音色,她豈能不知?
這話雖然很可笑,但卻又多麼可憐!
第一人稱:我是為何寫這種小說的?
總有讀者質疑我為什麼用第一人稱視角寫本書,今天正好有空,我統一回複說明下。
突然有一天,我也不知道哪根筋出了毛病,就想寫一本小說了。於是,我在書桌前搓了搓手心的汗,小心翼翼地戴上了眼鏡,一口氣寫了三千個字。我很興奮,端起蠟燭把此文從前到後看了好幾遍,覺得這下人生不再迷茫了。
當時,我完全沒注意到我用了第一人稱的視角。直到發到了網上,有一位讀者給我提醒,說你怎麼用了第一人稱,很多人不愛看的,會僕。我半信半疑,於是內事不決先問了百度,有很多人提了看法,我都一一記錄在案;外事不決又去問了谷歌,老外倒是沒什麼意見,他們更喜歡個人英雄主義。
最終,我還是決定用第一人稱。因為,其實很多書都是第一人稱,我不算是小白鼠。例如大火的《鬼吹燈》、《盜墓筆記》,唐七公子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挪威的森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原諒我紅塵顛倒》、《塵埃落定》、《江山如此多嬌》……國外很多名著都是第一人稱視角,例如我最喜歡的《簡愛》。
例子太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但為什麼也有很多讀者不喜歡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呢?我覺得,可能連很多讀者自己都不太明白,只是覺得看我這種非著名作者的書會不舒服。你一個寫網文的,玩什麼第一人稱啊?這樣的質疑不是沒有道理。
首先,第一人稱視角很考驗作者。它有很多天生的侷限,例如不能開啟“上帝視角”,你要是不小心被人一黑磚拍暈了,這故事就沒法講了。另外,你也不知道別人心裡在想什麼,無法滿足讀者的“窺私慾”,天下大事別人不說你和讀者兩眼一抹黑。所以,需要作者用更細膩的文筆去詮釋細節,更圓滑的敘事手法去轉成,更好的邏輯去敘事,更……請相信寫到此處,我也得出去抽根煙。
其次,第一人稱視角很考驗文筆。我在上面列舉的那些書,都是大神的書,他們的文筆經歷了萬千讀者的驗證。但好在,一開始他們跟我一樣都是小白——這句著名的論述時常給了我信心。為什麼考驗文筆呢?因為有一種讀書的感覺叫做“違和感”,你既然用的第一人稱,例如裝逼打臉這個事很麻煩,一不小心就裝成了傻逼,讓讀者服了劇毒就再也江湖永不相見了……讓讀者代入感很深,但又很反胃,這事就悲劇了。
……
還是說說我為什麼用第一人稱吧。很久很久以前,我上學的時候,支撐我熬過那些暗無天日的日子的精神寄託,就是看小說。我來者不拒,光初中階段大約就看了二千多本小說,當然大多數是武俠。我單純而迷亂的時常幻想著,如果能去書中的世界那該有多好!那是一種“靈~肉糾葛”式的依賴。
當然我去不了書中的世界,但做人總要需要做一些夢的,這讓我們的心靈可以生活在別處。所以,我為自己選擇了一個做夢的理想,就是寫一本書,去創造一個世界,當然裡面最好要有自己的影子——那其實並不是我自己,而是一個“小人物”。
我所寫的,是一個小人物視角下的三國江湖。並且,它是一個不確定的江湖。之所以不確定,正是因為它沒有上帝視角)
長大了,紅塵萬丈,眾生碌碌。為了生活,理想也變得虛無縹緲起來。可是它一直都在。如今,至少有十年,我是靠文字吃飯的,並且在我所在的行業領域,我捧著這個金飯碗吃相還是很不錯的。但是,我依然沒勇氣來寫一本小說。這太費時間和精力。我不心疼時間和精力,我心疼錢……寫一本書,一年要損失多少養家餬口的錢啊……
但實現理想總是要付出代價的。為了青春那些歲月,那些值得紀念和無悔的日子,我還是下定決心要寫這本書。等書寫完了,我會把它丟給當時在教室內外,罰站了我無數個時辰的班主任,說:“你看,班裡曾經那個最調皮搗蛋的孩子,寫了本書,實現了他的理想。”
有夢想,我最大。你又能怎樣?
相信讀者們看到這裡會明白,這本書我之所以用了第一人稱去寫,是因為我想致敬像我一樣的那些“孩子”的夢想。它愈久彌新,堅不可摧。
同樣,我選擇了“武俠”這個點孃的小分類。我看武俠長大的,沒理由第一本書不寫武俠!沒多少人喜歡看武俠了,我不信!只是它需要創新,寫法上的和思路上的。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我自信寫到現在,第一人稱的弊端我規避了不少——前面或許有些生澀,後面越來越嫻熟了一些。我每天其實都要花很多的時間去看書,學習別人的長處,我也許寫的並不完美,但是總會更加完美。
可能,許多讀者還是不喜歡這樣的寫法。沒關系,我也不敢奢求所有看這本書的讀者都喜歡,江湖有緣,我們再相逢。但我一定努力讓不排斥第一人稱視角的讀者更加喜歡!也感謝許許多多看書的讀者,讓我有了更多勇氣!
總之,就是一句話:我是新人。初次遇見你,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