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邊關守將派人送過來數盒果酥,正趕上這清明時節,你吩咐校事府,將這些果酥盡數分給丞相府的屬臣們。”
“領命。”
程昱領命,吩咐屬下領了果酥,出了丞相府,卻不禁犯了難。這僅僅三盒果酥,可是這丞相府的屬臣少說也有幾十人啊,不夠分啊。定睛細看,只見這盒子上寫著三個大字“一合酥”。
“丞相這是什麼意思啊?”程昱不禁疑惑道。
左右侍從都搖搖頭,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仲徳,這是幹什麼去啊?為何面有難色?”只見楊修迎面走來。
“剛從丞相府出來,德祖這時幹什麼去啊?”程昱反問道。
“子建公子,新作了一首辭賦,特邀我前去鑒賞一番啊。這是何物?”楊修指了指手下隨從的木盒問道。
“德祖來得正好,我正有一件事情要向德祖請教。丞相讓我將這幾盒果酥分發給丞相府的屬臣,可是丞相府的屬臣少說也有數十個啊,這該怎麼分呢?”
楊修聞言,看了看盒子上的三個字,略一尋思,已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遂開啟盒子,取出一塊果酥,塞進嘴裡。
“嗯,果然是美味。”楊修不禁又吮了吮手指。
“德祖這是做什麼?”程昱怒道。
“丞相明言‘一人一口酥’我豈能違背丞相的意思呢?”指了指盒子上的三個字,揚長而去。
“原來是這樣。”程昱看了看那三個字,不禁恍然大悟,暗自嘆服:“楊德祖的才思勝我十倍啊。”
夜闌人靜,萬籟俱寂,楊修府邸,僕人們早就進入了夢鄉,只有楊修尚在秉燭夜讀,眾人只曉得楊修如何才思敏捷,聰慧絕倫,卻不曉得這背後楊修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忽的,一陣冷風拂過,吹開了不遠處的窗戶,微弱的燭火不禁隨風搖曳。楊修扶了扶燭火,放下書簡,起身走到窗戶邊上,笑道:“閣下深夜造訪寒舍,不知有何見教?”
回頭望去燭火之下,一黑衣人赫然出現在自己方才所坐的位置,燭火映襯下,一張青銅面具猶顯得陰森恐怖,正是陰陽家“東皇”。
東皇拾起楊修的書簡,掃了一眼,那書簡極為破舊,顯然經常翻閱所致。見是,幽幽的對楊修道:“你既熟讀,應當知道孔子所言“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先聖尚且如此,何況你呢?。
楊修何等精明,聽聞此言已經猜到了此人的來意,藉著燭火細細打量,不禁道:“閣下可是陰陽家的東皇?早聽說陰陽家東皇的大名,卻從未想過,江湖上傳的神乎其神的,未曾向今日一見,倒像個樑上君子一般。”
被楊修嗆了這麼一句,東皇不禁有些惱怒,但還是耐住了性子,問道:“你的才智與我難分伯仲,與其在曹操手下做一名主薄,不如加入我們吧,我保你與我平起平坐。你我聯手共成一番大業如何?”
楊修大笑道:“東皇閣下滿腹經綸,博古通今,既然知道的“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那麼一定也知道史記的“忠臣不事二君”吧。陰陽家茍活百年了吧,至今仍未成事,修所不恥。曹公起兵數年間,除呂布,拔袁紹一統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英雄望風披靡。天下一統指日可待,誰是佳木,一目瞭然。”
東皇冷笑道:“楊修,誰好誰壞,此刻尚未可知。我能容得下你,曹操未必,等到你走到那山窮水盡的的地步,你我再見。”
說著,屋內一暗。楊修面前一黑,摸索著點亮屋內的燭火,東皇早已經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