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沉吟不語。
先到的是丁奉,走旱路終究是快一點兒,這一百騎兵都是馬弓手,加鞭飛馳,到了南屏山下。丁奉在馬上遠遠一看,七星壇所有將士手持各種旗幡,迎風而站,面色嚴肅。丁奉趕緊甩鐙離鞍下馬,亮出寶劍,一直走到七星壇上,守衛祭壇四人肅然而立,可並沒有諸葛亮。
丁奉問:“孔明先生何在?”
可這四個人誰也不理他。
丁奉大怒:“問你們呢,說話!孔明先生呢?”
這四個人卻是奉了諸葛亮的命令,一心要借東風,誰敢說話?如果違令,定斬不赦。
丁奉看四人還是一臉嚴肅,並不說話,錚地拔出佩劍,壓在兵士的脖子上:“說!不說,我宰了你!孔明呢?”
這位士卒心想:我在這辛辛苦苦借東風,你不去前線打仗卻在這威脅我,為了東吳安危,我就是打死也不能說。當下非但不說,還閉上了眼睛。
丁奉直被氣的七竅生煙,可也不能真的殺了別人,反手一劍將劍柄砸在士卒的後腦勺上,直接就將他砸暈了過去。
又抬劍轉向另外一人,另外一人眼睜睜看著他來,被嚇的汗流浹背,雖然是寒冬臘月,卻也是臉上流下汗來。
丁奉一臉陰笑,拿出寶劍在他面前晃了晃,看看其他三人,心想說了等會才掉腦袋,不說這會兒就掉腦袋,不敢不說了:“丁將軍,孔明先生祭壇求風,見起了東風,就和一位女子一起下七星壇了。”
“上哪兒了?”
“小的也不知道啊,只吩咐我們嚴守祭壇,不能動,免得耽誤了東風。”
丁奉一跺腳,趕緊從七星壇上下來,到諸葛亮的帳篷一看,裡邊空空如也,一個人都沒有。
丁奉立刻飛身上馬,帶著馬隊就往下追,一直追到江邊。這時徐盛的船也到了,兩個人一溝通情況,江裡也沒發現孔明的動向。兩人找到戍守江邊的兵卒一問,這兵卒說道:“二位將軍,昨晚有一隻快船就停在前邊的灘口這兒,剛才東南風颳起來,孔明先生披頭散發和一位女子上了這只小船,已經走了一會兒了。”
“上哪兒了?”
“可能還看得見影兒,往上水而去了。”
兩個人手搭涼棚往遠處一看,這時天光也亮了,看得十分清楚,江心果然有一隻快船。
兩人大喝道:“追!”
丁奉帶著一百馬軍沿岸追擊,徐盛指揮兵士,馬上扯起帆篷,乘風破浪,就往上水追,東吳船快,越追得近,越看得清楚。徐盛看見小船的船尾有一把椅子,椅子上坐的正是諸葛亮。
“孔明先生,請你停船。周都督有令,請你回到中軍大帳有要事商議。”徐盛高聲叫道。
這時諸葛亮早已換裝了,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拿羽扇,往這兒一坐,穩如泰山。諸葛亮笑道:“二位將軍,你們趕緊回去吧,回複都督,叫他專心破曹,不用再等我了。”
“不行,都督讓先生一定回去,你不回去,我們沒法交令!”
諸葛亮站起來,哈哈大笑:“請你們立刻回複都督,東南風借來可不容易,讓他趕快指揮人馬大破曹兵,我暫且回歸夏口。實話跟你們說,我知道都督不能容我,必來加害我,事先已囑咐子龍將軍到江邊接我。二位不必追趕,追也沒用。”
徐盛將心一橫,問道:“諸葛先生,都督讓我問你,可願歸順東吳?”
諸葛亮道:“我和段將軍情同手足,不可能歸順東吳的,你請回複都督。”
徐盛冷哼一聲,道:“既然如此,休怪我們得罪了!”
東吳快船奮起直追,丁奉喝道:“放箭!”頓時箭如雨下,向著諸葛亮的乘船上射去。
忽然,一抹亮光神奇,如蛟龍出海,斬向了大江。大江之中,水花四濺,形成了一道雨牆,將百餘支長箭格在水牆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