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辦公室,落針可聞。
謝江和許琳從警多年,深知方言的話具有怎樣的分量,那幾乎已經構成了一條完整的犯罪邏輯鏈條。換句話說,從連環案發生到現在,不管出現了多少人,也不管他們具有怎樣的犯罪動機,與白中元相比都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這般的算計、這般的謀劃、這般的手段,當真是前所未見的。
相比之下,周然反倒要淡定的多,這不僅僅跟進入公安系統的時間較短有關,與工作性質也是密不可分的。直白來講,刑事偵查必須要建立合理、完整的邏輯鏈,這就允許辦案人員在面對模糊案情時於一定的範圍內進行延展性的推導。但是法醫對這方面的依賴度很小,工作永遠只遵循一個原則。
證據!
方言的上述分析和梳理,聽起來的確像極了環環相扣的縝密佈局,白中元也確實像極了警方苦苦追尋的幕後boss,可這所有的一切只需要兩個字就能推翻,至少能夠做出最強有力的回應和反擊。
證據!
不管多麼可疑的犯罪邏輯鏈,最根本的核心永遠都是無懈可擊的確鑿證據,這是不可能動搖的基本點。
“我支援這一點。”聽完周然的話,許琳稍稍鬆了口氣,而後乘勢追問,“方隊,首先我必須要承認無法對你的話做出反駁,因為上述所有看起來確實可疑。但如果拿不出夯實證據,可疑就會成為有害無利的雙刃劍,一刃會損害到內部的團結,另一刃則會切斷案情的推進,到時候可就真成爛攤子了。”
短短的一席話,讓方言徹底陷入了左右為難中。他十分清楚在場的每一個人的能力,所以才會用那番長篇大論的梳理來做出引導和暗示,爭取能夠孤立白中元,重壓之下保不齊就會有更多新的收穫。
現在看來,他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因為許琳也好、周然也罷,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賦予了她們冷靜理性的頭腦,儘管說的話不多,每句卻都像是直刺心窩的刀子。不光會給人帶來難以言喻的疼痛,一進一出間還會帶出來瀰漫著腥氣的鮮血。說的更直白些,她們明面上是在幫助白中元,暗中卻已經有了問責的跡象,這場談話的高度正在上升。
而方言,最怕的便是這個。
首先,他拿不出白中元涉案的證據。不管是秦時雨說的邱子善,還是蘇浩說的失憶為假,都無法發揮出口供的真實效用。而那些看似合乎邏輯的推理和分析,在無罪推定的大原則下,價值實在是低的可憐。
其次,他不是真的沒有證據,比如關乎文物案的那兩塊玉墜,放在正常的局勢下,完全可以將幕後的隱情大挖特挖。可偏偏現在是非常時期,封非凡又特意叮囑過不準洩露,這就無比被動了。
最後,是人心所向的問題。不管他的出發點是何等正確,也不管他最終目的是何其深遠,今日所做之事都必將產生負面的影響。
上述種種在心中轉圜過後,方言已經開始後悔了。當然這種後悔並不是對白中元攤牌,而是懊惱沒有做足充分的準備。不過話說回來,真要有重來的機會,他依舊會做如此選擇,因為有些東西比單純破案重要的多。
……
在方言皺眉沉思的時候,周然朝著許琳悄悄丟過去一個眼神,其意直接明瞭,她要來終結這場談話了。
“回頭請我吃飯。”用嘴型告知白中元后,周然臉色一正來到了方言的跟前:“方隊,除了屍體上的索溝之外,我還有其他的證據能證明何正的死與白隊無關,而且還能提供真兇的相關線索。”
“真的?”謝江率先站了起來。
“你坐下,一驚一乍的像什麼樣子?”責怪後,方言這才凝視著周然說道,“我不懷疑你的能力,但你也應該清楚這次談話的性質和重要程度。”
這句話帶有很強烈的警告,其意不難揣摩,如果周然能夠拿出確鑿的證據也就罷了,萬一出現了模稜兩可的情況,那就會表達出明顯的情感色彩,而如果事後證明白中元果真涉了案,勢必會受到牽連。
顯然,周然既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也有著相當的自信:“方隊,這兩張是最新拍攝的屍體照片,你們先看看。”
照片是兩張,一張拍攝的是脖頸,前後都有著明顯的索溝,不同的是喉嚨處的有出血點、顏色也更深,腦後的則較為淺顯。另外一張照片拍攝的是右側胳膊,上面存在明顯的淤青和斑痕,像是被大力掐過或是扭動過。
因為談話性質問題,白中元就算看出了什麼也無法言明,只能向著其他幾人看去。或許生出了幾分愧疚,也或許本就是耿直的心性使然,這次謝江站了出來,並以豐富的經驗對兩張照片進行了解析。
1)頸前索溝顏色發深且伴有出血點,說明是何正生前留下的,這也就佐證了他勒導致機械性窒息的事實。而脖頸後面的索溝,極大可能是遇害之後生成的,由此做出推導,屍體應該被移動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2)何正右臂及肩膀上面的淤青和斑痕可以證明他在遇害的時候曾經掙扎過,但搏鬥的可能性並不會很大。
支撐這一結論的是現場勘查結論,事實表明冷藏車內就是第一案發現場,而那裡沒有檢索到任何搏鬥的證據。
以此作為支撐,就又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個是何正生前很可能已經喪失了劇烈掙扎的行動能力,就像是瀋海濤一樣。另一個是……
分析到這裡,謝江突然頓住了,因為他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接著說下去好像又要將白中元置於不利的局面中。
“是什麼,你倒是說啊。”方言似乎看出了什麼,催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