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
“好了,朕知道了。太子妃難道還信不過嗎?既然她要這麼做,自然是有她的道理的。雖說她也並未與朕有透露過這工程院的具體作用,但她說過,事情一旦有了進展,就會過來跟朕說。至於你說的隨意封官的問題……只不過是個九品的小官,房玄齡你該不會連這個也要計較吧?”
“聖上,這不是計較不計較的問題,而是要是這樣的匠人都能封官,恐怕那些辛辛苦苦,寒窗苦讀十多年,卻都當不上九品小官的每年的科考生徒,會覺得不忿。”
蘇紈的科舉改革,帶來了一定好處的同時,自然,也是損壞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倒不能說房玄齡就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才這麼說,而是,房玄齡也不希望聖上與下面的臣子產生對立。
說白了,房玄齡今天來,就不單純是為了工程院的事,而是……
彷彿另有所指。
太宗的政治手腕雖說不是所有皇帝當中最頂尖的,但房玄齡這話的意思,她還是稍稍地聽了出來了。
這是由於很多重臣貴戚家中的子弟,都考不上,所以來她這裡抱怨來了,最近這些年,由於科舉都變成了糊名制,因此,走關係這條道是走不通了,不然,按照往常的流程走,這科舉還是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間。
太宗,乃至蘇紈對外改革科舉的初衷以及口號,都是體現一個‘公平’,但世家這些重臣貴戚卻是慢慢地看出來了,這哪是‘公平’,這是聖上在撅她們的根啊。
以至於,最近這些年便出現了一個十分神奇的現象,那便是讀書似乎變成了一件極為重要的事。
好就好在,此前一直都沒發生什麼大事,因為的確看著足夠‘公平’,即便有的人覺得自己利益受損了。
可大家都這麼做,順而為之,她們也不太好逆流而上,但蘇紈這改革,終究還是要遭到反噬的。
尤其是當世家們終於都明白,這科舉改革背後所蘊含的真正意義後。
如今……
似乎便已經有人打算讓太子妃退出參政。
果然女人還是不能參政,因為這太能影響她們的利益了。
房玄齡其實是嗅到了這樣的苗頭,所以才給太宗提醒。
至於說這個想讓太子妃退出參政的人是誰。
這裡她就不便多說。
反正……
肯定是誰家裡兒子最蠢的,指定不可能考上的,那肯定就是了。
然後……
太宗便去叫人把太子妃給叫來。
有什麼,你倆說。
……
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