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說,如今開元通寶在市當中的流通數量,已經滿足不了大唐將來百姓生活所需要的用量,她是這麼說的?”
太上皇喝了一口白開水,然後問道。
“嗯。”
李承乾便道。
“那她有什麼解決的辦法?”
太上皇道。
“沒有。”
李承乾。
“說的也是。”
太上皇便心想。
如果這都讓一個小閨鳥給解決了,那還要朝中那麼多大臣做什麼。但這的確是個問題啊,而且由這個問題所引發的民間私鑄錢的事。
到底是這個鑄錢難度高,還是民間私鑄錢的危害大。
這她們就不得不兩害相較,取其輕了。
眾所周知,古代鍊銅是十分難的,第一,你要找到有銅礦,質量好不好,這個就另說了,第二,你還得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把銅給提煉出來。第三,再把銅鑄造成銅錢。
這在生產力本來就低下的古代,組織人去鍊銅鑄錢,絲毫不亞於組織人去從軍,又或是修長城。
因為像這種生產銅錢的事,它嚴格地來說,並不能讓人吃飽,並不算是生產了人們所必須的生活物資。
反倒是像慄米、小麥這些,這才是真正有用的。
東宮當中。
此時蘇紈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終究,還是生產力低下的緣故啊,如果個個都能吃飽了撐的,可以去鍊銅,那市場當中流通的開元通寶,自然也就不會缺。
不過即便是這樣,蘇紈覺得,大唐接下來還是要每年不斷地提升開元通寶的鑄錢數量。
一個是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另一個,則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一下民間私鑄錢的發展。
其實如今之所以沒有出現大量的民間私鑄錢,一個,自然是由於政策的嚴厲,被抓到可是要殺頭的。
另一個,估計這要仿造出來,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以及技術。
因此,這絕對是一個空窗期,一個機會。
這個機會一旦錯過了,到了李治、武則天時期,想禁就再也禁不住了。
但自己其實也是個半吊子的水平。
畢竟蘇紈自己根本不是什麼經濟學家之類的角色。
因此……
……
“太子妃在想什麼?”
說話的人是小可。
經過這一年時間的相處,現在蘇紈已經能夠看得慣小可了。
但也僅僅只是小可而已。
其他人,你比如說像是越王妃,她乍一看之下,都有點不怎麼習慣。
聽到小可的話。
蘇紈也是道:“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