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自古以來,帝皇又怎麼會有錯。
一般錯的都是臣子。
這不,于志寧這位太子左庶子,由於在沒有經過認真調查的情況下,就誤導聖上。
因此,除去其太子左庶子的身份,並官降一級。
而隨著這事在眾多大唐官員面前出現,還有另外一個人,也無疑被所有大唐官員認識。
那正是此時大唐的太子妃,秘書丞蘇亶的長女。
也就是蘇紈。
秘書省。
蘇亶在聽到這個訊息後,都覺得有些驚訝。
因為……
自己女兒原本是這種性格嗎?
更重要的是,她所展現出來的長遠的目光。
即便這種想法不一定是對的。
比如說,她說‘大唐若是沒有相應的琉璃製作技術,就不得不受別人的鉗制。看別人的臉色行事。’。
這話明顯就是不對的。
因為,目前就沒有能讓大唐看對方臉色行事的存在。
至於說製作技術,把對方打滅國了,那些技術自然而然也就會為大唐所用。又何來鉗制一說?更何況……難道我大唐的百姓不會製作琉璃,難道就要捱餓?
既然琉璃並非是必需的,有跟沒有都可以,別人又如何能鉗制大唐?
不過雖說蘇紈的話,不一定全部正確。
可她的話,還是給了人不少的啟發。
尤其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也沒有發言權。
……
至於說太子殿下究竟是如何得知琉璃製作技術的。
這就不是蘇亶要去考慮的了。
但陛下已經掌握了琉璃的製作技術這件事,顯然朝中大臣幾乎都已經得知。
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畢竟,誰會嫌棄自己會的技術多呢?
尤其還是琉璃這種十分值錢的東西。
不過今後琉璃可能會變得不那麼值錢,這倒是真的。
……
朝中對此事的議論來的快,去得也快。
主要是這事對朝中諸公,幾乎沒什麼太多的影響。
而這事一水落石出,裴行儉也是正式恢復了弘文生的身份,甚至因為文章寫得不錯,還受到了一番嘉獎。
那些之前前來提親,又變臉的,此時自是無地自容。
而經此一事,裴行儉也算是看清某些人的嘴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