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處理
侯東澄很明顯的陷入了遲疑。他跟杜廣林的感情差到了極致, 可以說如果現在杜廣林當場死亡,他能當場手舞足蹈笑出鵝叫。沒辦法,他二十多年的坎坷, 幾乎都來自杜廣林的偏執。
但凡杜廣林是個正常人, 大家長杜三明也不敢真把成年的兒子當成純粹的提款機。
甚至於說, 哪怕杜廣林像很多桃谷街的廢物鄰居那樣混吃等死、一事無成, 光憑鄒映芳擺攤賣小龍蝦,侯東澄也能過上普通孩子應該有的生活。
在義務教育免費的前提下,粗獷的養個孩子, 真不需要花多少錢。鄒映芳當年把他抱走,是真覺得自己能養活一個健康的孩子的。
可誰又能想到, 自幼備受忽視的杜廣林在成年之後, 不知搭錯了哪根筋, 彷彿喪失了所有的目標與慾望, 一門心思的追求來自父母的認可,著了魔一般瘋狂犧牲自己、犧牲妻兒。
二十多年以來, 鄒映芳為了護住自己賺來的血汗錢, 不知捱了他多少頓毒打。而作為杜廣林唯一的兒子, 侯東澄更是被這個癲狂的父親視為賠錢貨, 只因每次鄒映芳賺來的錢,都優先供給自己的兒子, 而不顧杜家的寶貝金孫。
可鄒映芳的選擇, 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荒謬的是, 這份理所當然, 在一心諂媚父母的杜廣林眼裡,竟然堪稱罪大惡極!
可憐底層掙紮的侯東澄母子並不知道,杜廣林的精神早不正常了。但底層老百姓沒那麼瞭解精神病, 他們只是不理解。
就如小時候的侯東澄不理解鄒映芳為什麼不離婚、不帶著他遠走高飛。
現在的他卻知道,鄒映芳不是不想走,而是一個沒文化的女人,帶著個孩子走不了。
別看小龍蝦攤子像個無本的買賣,可一個漂亮女人如果膽敢獨自出現在陌生地方,那她只有一個結局,一個經典的、殘酷的、逼良為娼的結局。
鄒映芳對抱來的兒子有愧,所以她絕不可能去走那條絕路。那就只能拖著他,小心翼翼的在杜家茍活。
如果他沒摔斷腿、或者他更有出息一點能正經找到個光鮮的工作,鄒映芳或許會永遠把秘密埋藏在心底,等他真正獨立後,再悄悄離開杜家。
但在他獨立以前,鄒映芳又如何敢放他獨自在杜家這個泥潭裡掙紮?
所以鄒映芳一直默默地忍,而杜家兩代人,就這麼理直氣壯的吸食著鄒映芳的血肉,直到把她吸到瘦骨嶙峋滿身傷痕。
可以說侯東澄與鄒映芳的母子情有多深厚,他與杜家的仇恨就有多麼地不共戴天。
侯東澄永遠無法忘記,杜寶源兄弟仗著年長毆打他時,他那位傳說中的父親杜廣林是如何顛倒黑白,只為逼出鄒映芳的私房錢;也永遠無法忘記,在他們母子承擔所有家務時,又是如何被挑三揀四肆意羞辱,只因杜三明夫妻看他們母子不順眼。
同樣是杜家孫子,侯東澄卻從未受過杜家半點善待,只有無盡的剝削與折磨。
所以從很早以前開始,侯東澄就每天詛咒杜廣林不得好死;在得知自己並非杜家親生時,侯東澄每一個細胞都在狂喜。直到柳青青兜頭一盆涼水潑下,他才知道,無良的父母竟然不止一家。
現在,杜廣賢卻在問他想不想救杜廣林?侯東澄呵呵。
然而現在的現實卻是,杜廣林不是他的生父,那是楚衍的生父。生在在社會最底層侯東澄,太知道輿論有多歹毒、人心有多荒謬。
在無恥的社會輿論裡,不論杜廣林多麼惡心、多麼對不起兒子,但當他真的殘疾之後,一定會有一大群人跳出來用各種方式逼迫楚衍,逼他去伺候去治療,因為這就是所謂的孝道。
或者說是一群暴民,在藉著孝道的名義,肆意宣洩著心裡的惡念。
<101nove.eo,卻不能背負太多的負面輿情。按他對楚衍的瞭解,如果他此刻梗著脖子說不救,楚衍必然會優先顧及他的心情,掉頭就走。到時候謾罵鋪天蓋地,楚衍又如何應對?
說白了,這件事,他們算公眾人物,他們沒辦法任性妄為。
“麻煩你們了。”在侯東澄反複糾結時,他聽見了楚衍的聲音。
“先轉入病房吧。”楚衍十分禮貌從容地對醫生說道,“後續事宜容我們先討論一下再做決定。”
醫生好奇的打量著眼前非富即貴的年輕人,但除夕夜的急診科實在忙得人仰馬翻,把患者交給家屬後,他便匆忙奔赴下一場手術,把楚衍等人拋到了九霄雲外。
於是在護士的帶領下,一行人跟隨著平車轉移到了普通病房。
安頓下來後,又有另一個年輕些的女醫生來到病房,快速的說明著具體情況:“患者的頭部只是皮外傷,總共縫了5針,常規治療就好,問題不大。”
“但在急救過程中,我們進行了緊急會診,經我院骨科與神經科的醫生判定,患者的腰椎情況有極大機率致殘。很抱歉我院並沒有神經方面的專家,建議轉往擅長神經科的珠城醫大第三附屬醫院。”
女醫生說著頓了頓,又看了看明顯比其他人光鮮了一大截的楚衍和蘇行人,建議道,“如果有可能,送去京城肯定是最好的。珠城在醫療上,與京城還是有不小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