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澤沿著巖縫前行,越至深處空間也越為開闊,遙望前方已是一個十分開闊的地下溶洞。
洞頂垂落著一些造型各異的石鐘乳,地表矗立著參差不齊的石筍,也有上下接連的巨大石柱,乍一眼望去被這些錯落的沉積岩石遮擋了視線,所以也難以辨清這溶洞究竟有多大。
再往前走可以發現地表之上有一條寬大的裂隙,九曲八彎延伸至遠處,其中滾湧著暗紅色的岩漿,不時冒著氣泡,發出陣陣啵啵冒泡聲。
偶爾從石鐘乳上滴落而下的露水落於其上發出嗞嗞聲響。
地脈熔漿散發的光雖然有些黯淡,但也足以映亮周圍景物,天澤便收起了火摺子沿著熔漿附近光源可及之處尋找赤炎毒蟒遺留的痕跡。
腳下的路並不平坦,碎石裂縫隨處可見,天澤小心翼翼得走著,一個不留神踩到某種硬物之上,隨後只聽腳下一陣“咔咔”聲。
天澤抬起腳低頭一看,是一根灰白色細長型物體,四尺左右長短,兩端呈人字形,中間部分從兩端向內逐漸變細,被踩之處寸寸碎裂,從外形上判斷應該是某種荒獸的股骨,只是常年風化侵蝕後已是嬌脆不堪。
如果按照這股骨的長度,這種荒獸身高估計怎麼也得在一丈左右。
前方的地上還零星散落著一些其他部位的骸骨,天澤撿起幾塊仔細檢視了一下,這些碎骨之上遍佈細密的裂紋,應是曾遭受了強烈的外力擠壓所致,且骸骨之上還有些斑駁的痕跡。
天澤心下已有猜測,這些骨骸應是被赤炎毒蟒或是其他蟒類荒獸纏絞至死的獵物,而後吞入腹內,軀體受胃液強酸腐蝕消化乾淨後,被排出體外的殘骸,所以骨上殘留高強度擠壓形成的裂痕以及受強酸腐蝕後的痕跡。
如果猜測屬實的話那這片區域應該就非常接近赤炎毒蟒的穴居之地了,因為蟒類這種荒獸吞食獵物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會選擇在更安全的地點才進行進食。
天澤低頭往前走著,沿著地上散落的殘骸痕跡一路探尋過去,漸漸有些偏離了光源所及之處,零落的殘骸、骨片到了一根巨大的石柱附近就消失了,天澤在石柱附近徘徊了一會兒也沒見著有其他的痕跡。
天澤心想著:“奇怪,附近也沒見著有洞穴之類的地方可掩藏,怎麼到了這裡就沒線索了…”
正當天澤沉思的時候,卻不知那巨大石柱深入洞頂的漆黑空間裡正有雙眼睛閃著紅芒注視著他。
天澤見這邊也沒有什麼線索,而且往前又是一片深邃的黑暗,便折回了那滾湧著岩漿的地脈裂隙處,繼續循著岩漿散發的些許光源可及之處進行尋找。
天澤離開石柱後不久就見那雙眼睛的主人也隨之動了起來,原先盤繞在石柱之上的身子慢慢向前盤伸,伸出足夠長的距離後再向另外一根石鐘乳纏繞而去。
由於體型修長加上洞頂之上間隔幾尺就有些石柱或石鐘乳垂落,這荒獸貼著洞頂在昏暗中潛行,並與天澤保持著適當的距離,天澤一點都不曾察覺危險正在一步步臨近。
天澤順著地脈裂隙岩漿滾湧而來的方向走了大概有兩裡地的距離,前方差不多已經可以觸見到洞壁了,地脈裂隙在接近洞壁十丈左右距離就漸漸合併而止,滾燙的岩漿還不斷在地下奔流著。
天澤四下張望了下,發現左側似有一片粼粼波光便往那兒走去,走近一看原是一方水潭,面積頗大,佔地足有七八丈方圓。
水潭上方是成片的鐘乳石,不停在往下滴落著露水,潭面上的波光便是水滴傾落而下蕩起的層層漣漪。
水潭清澈無垢,探頭可見潭底明亮處形態各異的浮石鐘乳,或許是天澤探視之下驚擾了潭內魚類,只見魚影由淺入深,掠入潭側幽暗之中,配合著洞內微微的紅光對映於潭面之上也是一番別緻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