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瑞泓豐鄰居住著有這個好處,只要進了衣料他們就能隨意先挑,比瑞泓豐送給縣裡大戶人家的還早呢。且小王掌櫃給的折扣又低,這樣的好事兒誰也不想錯過,寧婉和宋老闆都趕緊點頭。不管是哪裡,人總是先看羅衫再看人的,做生意的人穿得不能差。特別是宋太太聽了,急忙向寧婉笑道:“那明天我們一起去,寧姑娘眼光好,正能幫我挑幾塊面料做春裝。”
寧家一家人加上夥計都穿得整齊體面,宋太太尤其羨慕於氏的衣裙搭配,又富態又好看,聽說都是寧婉選的,因此早打好主意再做春裝時拉著寧姑娘了。
大家又說些閒話,亦不過是街面的混混們又打了一架,過了正月來縣城的買東西的人又少了之類的,寧婉喝了一杯茶就要走,“這一會兒鋪子里人就多了,我也該回去了。”
宋太太就在後面道:“一會兒包子蒸好了讓夥計給我家送十個來,我中午就不做飯了。”宋家人口少,又因鋪子省心,也不僱夥計,只宋老闆夫妻帶著兒子兒媳經營,因此十個包子就夠午飯的了。小王掌櫃也道:“給我拿三十個,中午給大家加餐。”瑞泓豐人多,每人分一個也要三十個。
寧婉答應了,回了家先告訴大姑。大姑正在包包子,忙得一頭汗,點頭說:“我記得了,包子一出屜就送去!”
大姐在一旁揉麵,娘也在一旁幫忙,寧婉就向她們說了衣料的事,“明天瑞泓豐關板後給鋪子上貨,我們就那時去,比錢縣令夫人選得都早。”
大家都笑了,大姑就說:“這兩家鄰居都這樣照應咱們,中午的包子我就不要錢了吧。”
寧婉就搖頭說:“那樣倒不好,做生意都是有本錢的,瑞泓豐雖然給我們低價但也是收錢的,且他們家的衣料本就貴。我們小本生意掙的本就少,而且白送了以後他們反不好再買了,大姑不如十個包子裡多送一個就行了。”
大姑正放下一個包子,一拍巴掌,“婉兒說得不錯,就這樣吧!”
大姐就笑,“也不知婉兒怎麼能有這麼些好主意!”
“只有好主意也沒用,還是要你們的麵食做得好!”寧婉倒不是恭維大姑和大姐,她們做的麵食面發得好,料也足,因此賣得十分好。且經過了些時日,又加了包子、蒸餃、炸糕好幾樣吃食,每日三餐飯時擺在鋪子門外賣,總要三四個人才能忙得過來。平時櫃檯上放的饅頭燒餅麻花也不愁賣不出去。
而且賣麵食有時還能順便給鋪子裡帶來些別的生意,大家一起掙了錢,個個都高興。
大姑又是大方的,此時她一面將一屜包子放進了蒸鍋一面說:“今天買衣料的錢我出,誰也不許與我爭!”
於氏就反對,“哪能總讓大姐請客,今天我拿錢。”
大姐趕緊說:“娘,大姑,也該輪到我了,上次我就想……”
“你是小輩,哪裡用你!”大姑和娘一齊將大姐的話打斷了,然後兩個人又爭了起來。寧婉只得上前將她們都彈壓下去,“別爭了,讓我爹請。”
“我請我請,當然應該我請。”寧梁每到午時都要來幫忙賣麵食,此時正好進門,還沒聽清要請什麼就趕緊答應。鋪子裡生意不錯,孃的小生意收益歸他們夫妻,又有大賣麵食的分成,么女給家裡人的紅利也多,寧梁沒有別處要花錢的地方,給家裡這幾個女人買些東西讓她們高興一向是他最喜歡做的事。
大家見他大包大攬的樣子不覺都笑了。
買了衣料制了春裝,乍暖還寒時候宋太太就先穿了出來,也無怪她急切,只因她的這套春裝實在好看。湖水藍的綾布做成了百褶裙樣式,行動間似乎春水便在其間流動,月白色的襖袖子寬寬的,上面印著的藍色花草紋對得一絲不差,十分好看,雖然都費了些布,但是正將過於瘦削的太太顯得圓融了。她先前又怕這兩個淺色穿了太嫩,寧婉卻又幫她挑了一塊淺灰色的羅紗做無袖的半長褙子,罩在衣裙外面,非但沒有將裡面的衣衫完全掩住,反而透出了一種灰藍色,與露出來的裙襬和大袖十分再配不過了,且增添了十分合她年齡的穩重。
“我剛去周家的裁縫鋪子,聽說錢縣令夫人也做了一件紗衣的褙子!”宋太太興頭極了,“他家太太還十分吃驚我竟然與縣令夫人一樣用羅紗做褙子呢!”
用羅紗做褙子果然很快就會在縣城裡時興起來,寧婉點點頭,“這樣穿果然好看呀!”又轉過頭向娘說:“我挑的那塊煙色羅紗,娘也趕緊做了褙子穿吧!”
於氏原來不肯的,只怕太過新奇讓人笑話,眼下見了宋太太就像年輕了十歲似的,心裡羨慕不已,趕緊答應了,“我今晚就做。”
宋太太就幫著寧婉說於氏,“你家么女眼光多好呀,你怎麼不聽她的呢。趕緊做好了,明日我們一起在縣城裡走走。”說著拉著娘進了屋子裡面,“我告訴你這羅紗做褙子要怎麼弄,若是你忙,我就幫你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鄰居做得久了,關係就十分親密,也無怪人說遠親不如近鄰。如今宋老老闆隔三差五地過來與娘和大姑她們說話,而娘和大姑她們也會常過宋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