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事情到哪裡能查明白?總之,寧家大房寄以重望的孩子掉了。
娘一氣之下嚥了氣,她走之前百般放不下爹和自己,眼睛怎麼也閉不上。
辦過喪事,寧婉狠下心來,悄悄去了胡家村,把自己家剩下的幾畝地賣給了胡姓的人家,雖然是世仇,可他們買自家的地卻沒有像村裡人壓價壓得那樣狠,然後她就帶著爹離開了三家村,那時爹已經得了癆病,留在三家村只有死路一條。
“婉兒,把籃子給爹幫你拿吧。”
寧婉正在回想夢裡的情景,聽爹叫自己,抬起頭來一笑,“爹,籃子很輕,我拿著一點也不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山路難行,就是不拿東西也會累的,更何況滿滿一大籃子菜!寧梁瞧著乖巧的女兒笑了,“要麼我們歇一會兒?”
寧婉知道爹是照顧自己,“不用了,我們走吧。”越早些趕到鎮裡,才有更多的時間賣糧賣野菜呢。
父女兩個走了一個多時辰,才到了鎮子邊上,這裡逢初一、十五便有大集,平時的日子也常有來賣各種東西的,三家村人賣糧就到這裡。此時不過晨時,卻已經有了許多人,父女二人趕緊找了個地方放下東西,將糧食和野菜擺了出來,等著來人買。
紅通通的高梁米十分地飽滿,卻是糧食中價格最低的,要三四斤才能頂得上一斤白麵,六七斤才能頂得上一斤稻米,因此馬上就有人來問價。這時候要買糧的多是些窮戶,青黃不接時家裡吃不上飯了,因此討價還價十分地激烈,不過,隨著一次次的爭論,糧食還是一點點地賣出去了。只是野菜卻無一人問津。
爹見寧婉守著一籃子野菜,卻連一個問價的都沒有,說不出的可憐,抽了個空勸她,“沒有人買就算了,我們拿回去自家吃。”
寧婉正在想為什麼沒有人來買野菜,明明這樣好的野菜,每一棵都是她仔細挑出來的,將泥土都去了,乾乾淨淨,新新鮮鮮,一樣樣地擺得整整齊齊。
可是,就是連一個問價的人都沒有!
這時又過來一個買糧的,穿著破舊的棉襖,與爹商量了半日從懷裡哆哆嗦嗦地摳出幾個錢數著買了三斤糧走了,寧婉突然醒悟了,來買糧的人再不能買野菜的!他們想的是吃飽肚子,怎麼會捨得花錢買野菜呢,若是想吃,早自己去田裡挖了,畢竟鎮子不大,周圍都是農田,挖野菜也不難。
原來她的法子弄錯了!
想通了問題之所在,寧婉提著籃子向爹說了聲,“我去街上賣野菜。”就跑了。
寧梁想將她抓住,卻抓了空,又因為有要買糧的走不開,只得向她的背影喊,“你認得路嗎?”
“認得,放心吧!”寧婉答應著,卻想起了夢中她曾與爹在馬驛鎮住過一段時間,那時她們本是來投奔寧清的,當然她不會白吃劉家的,因此住下來後就接了漿洗縫補的活兒掙錢,每日收衣裳送衣裳還不要到處走?後來,因為寧清的冷淡才離開鎮子去投奔了大姐。
鎮裡的街道與她記憶中的一樣,石板路踩上去與三家村的土路不同,不帶一絲的塵土,她輕快地走著,有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突然寧婉在一扇黑漆木門前停了下來,抬起手想叩門,可是在叩響之前還是放下了。
聽著裡面隱隱傳出的讀書聲,寧婉站了一會兒正要離開,那門卻吱呀一聲開了,從裡面走出來一位青年書生,青綢方巾,青綢長袍,手中還拿著一卷書,不想門前站著一個人,被驚了一下,一隻腳邁出了門檻,另一隻腳卻停在了門內,打量了一下寧婉便溫聲笑問:“小姑娘,你有什麼事嗎?”
寧婉看著溫文如玉的人,眉眼與許老先生很像,就知道這書生就是許老先生和許老夫人的兒子,不只相貌相似,言談舉止也相類,那樣親切和善、彬彬有禮。當初寧婉在鎮上時許家只有老夫婦兩個,聽說兒子進京趕考落了榜,便留在京城準備三年後再考,現在她提前了幾年過來,趕考的人還沒走呢。
想到這裡,寧婉更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了。
喜歡重生農家么妹請大家收藏:()重生農家么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