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聽賈母這麼誇達西心裡自然得意, 嘴上依舊謙遜了些:“老太太也莫說他,他上面沒有父母,自然得多操心多擔事了。”
賈母笑了:“這才是難得。”
“老太太明年定然是個好光景。”尤氏笑著, 眼睛往黛玉這一瞅,“你看, 姑奶奶又帶著姑爺回來了。”
“是呀,要是三丫頭也回來就好了。”賈母笑著, “不過她在那邊好就成了。”
提到探春,臉色都不自然了下,還是尤氏陪著賈母說笑。
馬車走得穩還輕快, 不大的功夫就到了寧榮街,先停在了榮國府西角門這。
尤氏就問賈母:“老太太是不是就直接去我們那了?”
“哦……”賈母才想起般,“還是你提醒。人老了就糊塗了, 去你們那再回來吧。到底祖宗的事重要。”
馬車又向寧國府那邊走。
尤氏看了眼黛玉,卻沒有問黛玉去不去。
到了寧國府門前,停下來,幾個丫環先下去, 黛玉先下了馬車扶著賈母下來。邢夫人、王夫人、尤氏都下了馬車。
寧國府門前的男僕一看是賈母來了, 立刻就有沖回去給賈珍報信的。還沒等賈母走到寧國府大門邊上的西角門前,賈赦、賈政就領著賈珍、賈璉、寶玉這些人沖了出來。
“老太太, 我們還正擔著心呢。別家的都散了回去,就沒見到老太太和太太回來,急著去打聽。後來聽說是給太上皇後和皇後叫進去,這才鬆了口氣。”賈家的男人臉上帶著些欣慰的神情。
太上皇後給叫去, 那是多有體面的事。
“沒事,沒事。”賈母讓尤氏和黛玉扶著往裡走,“過年是正經事。”
黛玉瞧著快到二門,李紈、鳳姐、寶釵已經迎了出來:“老太太,今晚上說給使團的人過個熱鬧的瓷器國年,我得先回去瞧瞧了。”
“這就回去了?不坐坐?”賈珍瞧著尤氏,“把妹妹留下歇歇,哪能進門不坐的。”
尤氏素來是個聽賈珍話的人,立刻就勸黛玉:“坐會兒吧。你也累了,喝杯茶再走。”
黛玉怕過會兒的進賈家祠堂祭祖這事。按著常理,不是一族的斷沒有隨便進別人家祠堂,還給別人家磕頭的。以前進賈家祠堂,一是年紀小,二是因著和寶玉那層沒點破的姻緣,也就進了。
可現在嫁了達西,斷沒有再進賈家祠堂的理。只是這個不好說出來,黛玉只能不怕羞,拿著達西當幌子:“我也怕他找。”
賈珍幹笑兩聲。
“是怕妹夫找吧。”鳳姐上前替換黛玉扶住了賈母,“老太太,還是我來吧。人家小小兩口倆感情可真好,快些回去吧。回頭姑爺找不到你,可要來怪我們了。”
賈母也笑了:“這孩子也累了大半天,天寒地凍的剛才還把手爐給我,快回去暖和下,可別凍壞了。”
黛玉又跟邢夫人和王夫人、眾人告了別,出了寧國府的門上了馬車,再拉到榮國府門口下車。
回到了榮禧堂,達西和使團的都沒回來,還在參加皇帝的宴請,這是隻給外藩的。
紫鵑和雪雁趕緊幫黛玉把身上這套衣服換了下來,再給黛玉泡了茶,讓黛玉暖和些。
黛玉歇了歇,就讓紫鵑問青螺,晚上的宴席準備得怎麼樣了。又去看座位擺得怎麼樣。因為人多,一人一桌一椅的肯定不行。就按著英格蘭的規矩,吃得全擺在了榮禧堂當中的桌子上。自己到時來取著吃就是了,這樣子還方便。
現在榮禧堂裡,約翰帶著幾個使團高階成員的貼身男僕在擺桌子。紫鵑、雪雁、春纖忙著把花插插,看哪還有什麼少的。
黛玉瞧著一切都好,也鬆了口氣,可又想著今天賈母給那麼一折騰,按理現在應該回去休息,卻還得去祠堂,剛才似乎應該跟著去的。
“看上去不錯。”達西回來了。
“怎麼樣?”黛玉問達西,“皇上的飯好吃嗎?”
“就是個排場。”達西神色有些凝重,“你跟我來,賈三小姐可能有訊息了。”
黛玉聽著趕緊就跟達西進了裡間,給達西倒了杯茶:“哦,這麼快就有了訊息?你給外交大臣的事這麼快就收到了?”
“船上又沒有個‘我們的公主’,我寫的信還在海上漂,可能還沒到羊城。”達西坐了下來。
“別笑話我。他們這麼說也罷了,你也來這麼說。”黛玉又接了句,“快說探丫頭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