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張氏滿面笑容, 走上臺階, 拉住黛玉往屋子裡走:“皇上已經宣達大人進宮去交換國書了,開海禁的事成了。要說起來這事能,還是上回你給我的那個奏摺起了大作用。”
“真的嗎?”黛玉睜大了眼睛看著王張氏。
“自然是真的。”王張氏拉著黛玉坐下,“是我們老太爺回來說的,還能有假。這事吧,這些日子我們老太爺愁呀,說一鍋藥, 別的都齊了, 就差這麼個藥引子。可巧,你把那摺子送來了, 這藥引子有了, 海禁還能不開?可不就開了。”
黛玉聽著捂著嘴笑:“嫂子,你可真會說話。這朝堂的事給你這麼一說比那說書的都精彩。”
“我呀就是亂說而已, 可不比上妹妹你說出來一樣是一樣。”王張氏笑著, 又收了笑容,“還有件最要緊的事。老太師說了,林大人的那個奏摺既然是個藥引子,那這做藥引子的就不能白做了,所以上了個摺子給林大人授諡。我呢, 先給你透個信,你也好有個準備。”
黛玉的心停擺了下,眼眶子就熱了。這諡號對於臣子來說,那可是死後最大的榮耀了。站起來就要謝。
王張氏按住了黛玉:“這不還沒準呢。你也莫謝。”看著黛玉, 突然又嘆了口氣,“說起來,你要走對你是好事,對我可不是好事了。”
“嫂子怎麼這麼說……”黛玉低下了頭,也有些傷感。
王張氏握著黛玉的手摩挲著:“捨不得你呀,妹妹。雖說咱們認識沒多久,可跟你投緣,就像親生的姐妹一般。”
黛玉的眼圈也紅了:“這些日子多虧嫂子照顧,要沒嫂子……”
“哪就這麼慘了。”王張氏收住了淚,“不說這些了。你這一走也是好事,再說了兩國交好,指不定過幾年你又跟著達大人來了。我們老太師也致仕了,到時我們可以在姑蘇見面。從甬城到姑蘇可是近多了。”
黛玉也笑了:“‘人是地行仙’,嫂子你說不準也會去西洋呢。”
王張氏笑了:“那可託妹妹吉言了。眼下,我呀就是跟著我們老太爺、老太太,他們去哪我去哪了。”
雪雁在外面說:“王老夫人來了。”
“哎喲,我們家老夫人來了,怕是有什麼事。”王張氏和黛玉忙站了起來,迎了出去。
王老夫人瞧到了黛玉:“快換身衣裳,過會兒怕是宮裡就有太監來了。太師給林大人請旨擬諡的摺子準了。老太師說授的是‘文端’兩個字。”
黛玉知道林如海非一品官,非特例不得授諡。林如海能給授諡,那是王太師請旨才有的,黛玉跪下就要給王老夫人磕頭。
王老夫人一把拉住了黛玉:“這可使不得。快,快,起來。”又喚著紫鵑、雪雁,“快扶你們姑娘起來。”
紫鵑過來扶住了黛玉:“老夫人,就讓我們姑娘磕一個吧,這樣子她才心安。”
“你這孩子。”王老夫人只能受了黛玉一個頭,趕緊抱了起來,“好了,你這孩子……”拍著黛玉的背,眼淚就流了出來。
王張氏在邊上笑著:“老夫人可莫傷心。來,我來幫林姑娘挑件衣服。”
因為是接授諡的旨,黛玉穿得素淨,一身月白的襖裙,釵釧首飾都用得素銀的。院子裡面擺好了香案,也鋪好了氈墊。
春纖聽說要接旨,早緊張得要命,不時往庵門外張望。富貴更是跑到了巷子口去看。不一會兒富貴就跑來了:“來了,來了。”
春纖不敢大聲,小碎步跑進了屋喘著氣:“姑娘,來了。”
王老夫人站了起來:“不用急,來得及。”黛玉扶著王老夫人往外走,到了院子裡站住。王老夫人讓黛玉站了中間,畢竟接旨的是黛玉。
不一會兒,庵門外就出現了倆個太監。倆太監走了進來:“前蘭臺寺大夫兼巡鹽禦史林如海之女接旨。”
黛玉忙上前:“前蘭臺寺大夫之女林氏接旨。”跪了下來。
太監把黃綾的本子拿出來念:“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等黛玉謝恩後,把聖旨唸完交給了黛玉。王嬤嬤忙給了賞銀子。
倆太監才走出庵門,就聽到外面有銘鑼聲,再過一會兒就瞧到了支起來的傘,一頂大轎停了下來,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來了,一瞧王老夫人在,先拱了拱手:“沒想到王老夫人也在呀。“
當太監有太監的好處,內宅可以隨便進,王老夫人和王張氏自然是識得了。
王老夫人客氣地問:“老內相怎麼來了?這旨可剛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