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黛玉這事,倒正好勸勸鳳姐,說不定也能幫了賈鏈,便問:“雪雁編這麼個故事是什麼意思?”
“這哪是雪雁這丫頭編的,分明是林丫頭編了出來讓我們幫她的。”鳳姐聽了口氣,“我就說這幾天林丫頭一點聲響也沒有,老太太不許去什麼西邊,還真就不去了。原來是在這等著咱們呢。”
“等著咱們?”平兒不明白,“難不成要奶奶去幫她在老太太跟前說話?”
鳳姐點了點頭:“原來我也想林丫頭怕是這麼個意思,可再想想怕不是這個意思。”
“沒有老太太的同意,難不成林姑娘要偷偷走?”
“怕就這個意思。”
“她一個姑娘家可怎麼走,這西方可是蠻荒之地。再說了,派誰去送?”平兒帶了點惱,“上回林姑爺事的時候,是二爺去的。”
“派誰去也不樂意。看看咱們家的那些管家,一個個養尊處優的,比人家家的老爺過得還舒服。硬派著也成,可難保路上不出事。到時不又成了咱們家的事。”
“那二奶奶這事?”平兒問的不是黛玉的事,是賈鏈的事。
鳳姐想的也是賈璉的事,可既然黛玉用這個故事來敲打,難不成會有別的法子?
“等官媒人來回話吧,說不準林丫頭有了好親事也就不用走了。”鳳姐嘆了口氣。
——————
雪雁把故事說給小紅聽後,就等著聽動靜。可等了兩天都沒有動靜,倒有些急了。
紫鵑也急,瞧著在廓下扭來扭去的雪雁便笑了:“你也別在這扭了,你看姑娘倒是定定的,哪像會不成的。”
雪雁聽了這話倒放下了些心來。
黛玉自是知道鳳姐不會這麼輕易就來幫自己的,只是先透個風,讓鳳姐好好想想。外面的事,黛玉知道幾個丫環是打聽不了的。院子裡的婆子在這有家有業的,日後斷然不會跟著自己走。
唯一能信的就是奶孃王嬤嬤,跟自己一樣在這無家無業的。
這日王嬤嬤便來了。
那時賈母說王嬤嬤老,其實王嬤嬤今年也不過五十歲,跟王夫人的年紀差不多大。
王嬤嬤一進屋,黛玉便讓紫鵑給搬個座。
“姑娘讓我辦的事,倒是有些眉目了。”王嬤嬤瞧著紫鵑給倒了茶來,客氣道,“這可是勞動了。”
“媽媽客套了。”紫鵑笑著拿著託盤坐到了小杌子上。
王嬤嬤喝了口茶:“要在外面找個住的地方,按著姑娘說的,不要大,只要周圍安全可靠就成。我就找了一處尼姑庵,這家庵廟離這也不算遠,隔著四五條街。庵也不大,就一個老師太,並一個年輕女尼。”
“那方便嗎?”黛玉問著,想到了賈府的家廟水月庵和地藏庵。
“自然方便,那地方幹淨且安靜。給了幾兩銀子,已經說好了。這些日子就可以把些常用的鋪蓋、器具搬了過去。”王嬤嬤笑著。
黛玉點了點頭:“這些就要麻煩媽媽了。”
王嬤嬤笑著道:“姑娘說什麼,且莫說姑娘是我奶大的。就是當日來這裡,也是老爺叮囑過的。我在南邊的家人,託了老爺和太太的福,過得都不錯,現在在蘇州城都有些了臉面,那小兒子都考中了秀才。”
黛玉笑了:“媽媽,等我離開這裡回蘇州吧,正好一家子也團圓了。”
王嬤嬤笑了:“跟在姑娘身邊久了,回家去倒不習慣了。”
黛玉也不在說什麼,怎麼個往西邊走,還沒個謀劃。這幾日弄了張輿圖來看,西邊很大,爹孃到底要自己往西邊的哪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