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視行業是高度不確定性行業。
2018年到2019年,曹一方飛速發展的兩年,實際上整個影視圈大環境並不好,可以說是資本泡沫破滅後的影視業冰河世紀。
波瀾不驚的水面下,撤資和撤檔的戲碼輪番上演。
背後除了蒸發的鈔票,盡是血淚的殘渣。
資本家的淚,勞動者的血。
資本撤離是因為受到了傷害,就連戰無不勝的國內兩位網際網路首富,也在大文娛板塊輪番受挫。
當然,他們並不在乎,因為失敗對這類大佬來說,也是戰略嘗試中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其他資本持有者就比較慘。
從前資本剛進入娛樂圈的時候,持有者以煤老闆為標杆,這些吃足了政策紅利的第一代土豪,手裡握著沉甸甸的現金,到處找錢生錢的機會,剛巧,不少人趕上國內影視圈大發展的紅利,賺了個盆滿缽滿。
然後也有更多人吃了沒文化,不懂行的虧,被無數PPT創業者拍出來的爛片坑的欲哭無淚。
影視人最初唾罵煤老闆,後來又想念煤老闆,因為相比之下,煤老闆真是傻的可愛,他們只是塞錢,偶爾塞幾個親戚二奶混個主要角色就心滿意足……但是後來的新資本卻不滿足於此,他們希望架空專業人士,外行管內行,從內容製作到後期宣傳統統都要插手。
然後撲街撲得很好看。
新世紀的網際網路力量大殺四方,戰無不勝,於是海量資本藉著網際網路的戰略打法,氣勢洶洶的殺進了文娛產業。
他們依靠資料的精準計算,製作簡單粗暴的公式。
大IP+名導+流量明星=爆款。
當時網際網路業內甚至有人提出“編劇無用論”。
核心邏輯也很簡單。
編劇是幹嘛的?寫影視劇劇本的嘛!
他們寫出來,好不好,誰知道呢?一兩個專業人士說好就是好嗎?不知道!所以要等拍成了影視劇成品,讓市場過目以後,才知道究竟好不好。
好不好的基準是商業盈利。
那麼大成本投入了,風險卻無法評估,這多不保險啊。
……
昏黃的街燈下,劇組在高架下的鐵路旁搭景,曹一方頭上包紮著染血的紗布,灰色西裝沾滿了血跡和泥土……不用擔心,這是劇中的妝容。
他不會出第二次車禍了。
曹一方剛完成了自己的一場爆破戲,此刻正在給郝韻萊講道理。
沒錯,他現在拍戲已經可以帶上自己的專屬編劇,如果有需要,隨時可以進行劇本臺詞微調,甚至商討修改部分劇情。
不過他暫時沒有濫用當紅明星的權力。
郝韻萊聽到編劇無用論的時候,氣得差點把手上的雞腿整個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