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戰國野心家 > 第七十三章 斬衰會葬斧金聲(下)

第七十三章 斬衰會葬斧金聲(下) (第2/2頁)

推薦閱讀: 大乾莽婿 宋韻梅花

誇讚了幾句未雨綢繆之類的話後,又感慨了幾句墨者偏偏要行義竟不能為己所用,否則又如何需要今日的這些謀劃?

感慨之後,大略已定,剩下的便是那些細節,以及事後的利益分配。

事後的利益分配,才是重中之重,也才是這個同盟能夠堅持下去的最牢不可破的盟約。

…………

司城皇府中,父子相對而坐。

父子未必不能因為權力而成為仇敵,但大部分時候還是比那些盟誓合謀要緊密。

和那些政敵一樣,甲士環繞府邸,那些前往封地的私密屬下也在準備徵召農夫、準備戰車。

司城皇對於那些童謠憂心忡忡,他們的政敵知道這童謠不是他們編造的,但司城皇卻不得不相信這童謠就是政敵編造的。

皇父鉞翎寬慰道:“父親,此事不必憂心。若這童謠真有深意,又是那些人所為,必有後續。若有後續,此事大妙!”

司城皇嘆息道:“妙在何處?”

“一旦有後續童謠,便可藉機誅殺。以劍殺人,需要有名,他們這是送名於我們。只要我們做好準備,勝算極大。若暫無後續,也另有計較,可計長遠。”

司城皇問道:“如何計長遠?”

“長遠事,需長遠看。如今三晉尚未得封,田氏雖大也不敢取齊,我等雖也是玄鳥之後,但畢竟已出五服,只可行周公事。若將來三晉得封,田氏取齊,那又另說。”

皇父鉞翎對於近在眼前的可能,並不擔憂,這時候誰都不能先動,宋公剛薨,尚未安葬,這時候誰先動誰反而被動,只能提前準備以防萬一,卻萬萬不能先出手。

司城皇聽到行周公事的說法,深以為然地點頭,卻又道:“行周公事,何其難?如今上有君上,下有兩氏,六卿之中尚有大半數非與我等同心。長遠計,恐有變故。”

皇父鉞翎搖頭笑道:“變故雖可能有,但父親也可掌握。將來楚人圍宋,父親已先示好墨者,即便不示好墨者也必歸來守城。墨者守城之術精湛,楚人素知,只敢圍而不敢攻,怕損銳氣。”

“屆時求救三晉,三晉兵若至,則功歸於父親。當時父親便可求公子田一事。”

司城皇問道:“多要封地?”

皇父鉞翎笑著搖頭,說道:“封地皆是宋土,父親若將來想成大事,封地何用?”

“那要什麼?”

“父親,公子田喜好別人誇讚,又有雄心,卻不喜歡別人指責和怨恨。他喜歡獎賞別人以獲得別人的稱讚,卻厭惡別人鄙棄、怨恨他。”

“所以,到時公子田酬父親之功,父親便可說:獎賞別人會讓別人記住恩情,人們高興又誇讚;而懲罰別人會讓別人怨恨,人們憤怒又指責。”

皇父鉞翎哼聲笑道:“以公子田為人,他必信此言。到時父親便可說,讓君上獎賞別人,而父親卻去懲罰別人。讓君上掌握獎賞的權力,讓父親掌握刑罰的權力。若有刑罰之權,宋地皆是父親封地,又何必在意再多取封地?”

司城皇咂摸了一陣,又聯想了一下平日公子田的性格,終於明白過來,喜笑溢於言表,大讚道:“好!”

皇父鉞翎又道:“如今童謠既出,公子田也必心憂,必然親近我等而疏遠那些人。父親可以不必再追查這些童謠是誰人所作,不但不查,還要多讓人傳唱。傳唱既多,公子田心必有慮。”

“會葬之時,可多備甲士。若公子田有心發難,則趁機發難,一舉剪除株連。再者,也要防備那些人會葬之時動手,所以甲士必須多備,多發錢財黃金收其心。墨者以義為寶,常人卻以金玉為寶,我等既以一國為寶,便不能歷史呢財貨。”

“若公子田不趁機發難,那便可以為長久計,將來取刑罰之權。人易忘賞,卻懼刑罰。”

司城皇考慮之後,只有一事放不下,便問道:“你的謀劃極好,可若將來三晉得封、田氏代齊,我等行此事……那些墨者會不會有所動作?”

皇父鉞翎大笑道:“父親勿憂!墨者雖勢大,賢才極多,但豈不聞當年墨翟論楚王子閭之事?他們豈在乎什麼君臣父子之義?莫說父親要等到三晉田氏做後再做,就算現在做了,真要行墨者大義,墨者也不會說什麼,反而必會相助。墨者無君無父,只在乎義,此事勿憂。”

司城皇也笑道:“聽你一說,我無憂也!”

皇父鉞翎又道:“父親,如今您是司城,當然希望司城權越大越好。若父親為君,可願尚賢而強宋?”

司城皇還沒嘗試過這種換位思考,仔細考慮後點頭道:“我如今厭惡尚賢之說,但如果我為君上,我又喜歡墨者尚賢之說。只是……節用、節葬、非攻之類,卻難。若宋強,我為何不攻?若宋弱,我當然希望不攻。”

皇父鉞翎點點頭,說道:“就是這樣啊,但墨者多賢才,若為君用之可強國。所以可交墨者以結好,至少不怨,將來或可用,或不用。但若有怨,只有不用一法可走。守城之事,還需墨者出力,宋城雖大,但公輸班弟子多有奇巧之物未必就攻不下。若三晉兵未至而亡商丘,大事休矣!”

父子倆計議已定,連夜召集甲士,多給賞賜,以備會葬之時可用。私密屬下又前往封地,準備徵召私兵,又連夜派人去工匠會購買車輪為將來多備戰車,不親自出面也不說是為戰車用,只說是田車用,以免墨者不售。

同時不再追查童謠的源頭,反而暗暗鼓動孩童傳唱,多給吃食,或陰遣人多買麥餅分發孩童多教傳唱,以為公子田聽得太多心生芥蒂。

按說君主之死,乃是國喪,舉國皆哀才對。

幾十年前並非國君的鄭子產之死,男子捨棄玉佩、婦女不帶綴珠、庶農哭訴子產死乎民將安歸,市井之間三月哀聲。

然而在宋國,國君薨,哭聲也只在哭聲應該出現的地方,泣聲不多,倒是斧金之光頻頻閃現。誠可嘆也。

最新小說: 史上最強店主 李世民遺囑:李治,皇位是你哥的 夢幻西遊之仗劍走天涯 刀亂末日 海賊王之金烏破天 異度王族 我的青春怎麼可能豐富多彩 星河島 逼爺入贅?讓你們活到年底都算喜喪! 英雄學徒 這個眼鏡有點怪 從超神學院開始的新生活 索菲亞的征途 電競紀元之不敗傳奇 爆發吧,生命 帶著偷星系統闖海賊 天眼鬼醫 歐皇之路 英雄聯盟之掌控全球 徵戰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