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撞開海浪在海灣遨遊,嚇得周邊魚蝦蟹四處亂跑,只有一些沒有大腦的水母、海綿之類的東西還敢在原地飄蕩。
看著逃竄的大小魚,敖沐陽在心裡琢磨,自己這算不算狐假虎威?
一邊瞎琢磨,他一邊努力的往前後左右上下海域掃描,尋找著烏賊和章魚。
別看這兩樣東西長得軟綿綿,好像沒有骨頭沒有肌肉,其實它們在海洋中是很兇殘的,性情可不是它們表現出來那麼軟蛋。
特別是章魚,在同等體型的海洋生物中,它力量最大,殘忍好鬥,狡猾多智,捕食本領很強,許多物種被它撞上就要淪為食物。
老虎一路橫衝直撞,這樣威風是威風,霸氣是霸氣,可對老敖的捕捉行動來說干擾太大,不方便他自如的搜尋目標。
這樣在海里遊蕩了好一會後沒有碰到章魚和烏賊,敖沐陽就必須得跳入海里去海底進行搜尋了。
烏賊和章魚同樣屬於夜行性捕食物種,它們白天會藏在海底,到了夜幕降臨再行捕食行動。先前敖沐陽跟隨老虎在海洋中游蕩,看不到海底情況,所以壓根找不到它們的蹤影。
離開老虎那如船舶般寬厚的頭背,敖沐陽便清晰看到了海底。
海灣水質不佳,海底也並不乾淨,來往船舶和洋流帶來了好些垃圾,本來平坦的海底散佈著各種瓶瓶罐罐等生活垃圾,讓人大倒胃口。
但就是這種地方容易發現烏賊和章魚,它們最喜歡藏身於這種瓶瓶罐罐中。
敖沐陽在海里穿行一段距離後,找到了一塊多有瓶罐垃圾的地方,然後潛下去仔細尋覓起來。
他的目光在這片海底掃了幾分鐘,找到了一些烏賊,但沒有找到章魚。
對於生活在內陸的人來說,烏賊章魚還有魷魚可能傻傻分不清楚,其實三者外形區別還是挺大的。
三者都有多條觸手,其中章魚有八條,所以又叫八爪魚,烏賊和魷魚有十條觸手,還有章魚身體柔軟無骨,魷魚有軟骨頭,而烏賊則有硬骨頭。
之前敖沐陽曾經看到過一隻海豚獵取烏賊,它便是先透過砂石摩擦將烏賊體內的骨頭給剝離出去才吃掉那烏賊的。
另外三者外形的區別在於身體形狀不同,章魚腦袋圓圓如小蘋果,烏賊的身體扁平寬大,如同一把鏟子,魷魚的身體介於二者之間,狹長呈管狀。
三者之中,紅洋多見的是烏賊和章魚,雖然生活習性略有不同,但它們的生存環境是有重合的。
敖沐陽現在發現了好些烏賊,卻唯獨沒有看到章魚,他不著急,這邊肯定有章魚,只是相比烏賊,章魚有更強大的隱身能力,尋找它們得有耐心才行。
陸地有變色龍,海洋也有,章魚就是其中的高手。
章魚可以隨時改變自己面板的顏色,以便和周圍環境協調一致,這是因為它們面板下隱藏著許多色素細胞,色素細胞內有擴張器,可以使細胞擴大或者縮小。
這樣,當章魚透過眼睛看到環境顏色後,會透過非條件反射影響腦髓對色素細胞進行控制,以此來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