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的時候,鎮高官呂志超親自把攝製組給送了過來。
敖沐陽帶了姜曉玉、敖文昌幾個人去接應,接到人後呂志超先給雙方做介紹,攝製組的導演叫畢賢傑,都叫他畢導,主持人是名人,紅洋名主播楊秋莎,兩位錄影師分別叫做毛一通和丁少珍。
雙方握手寒暄後,敖沐陽展開手道:“各位貴賓,咱們先去會議室坐坐吧,我已經泡好茶了,咱們喝杯熱茶暖暖身子。”
攝製組倒是好說話,一個個懷裡抱著暖寶寶、穿著棉大衣,連連搖頭說他們不冷。
呂志超說道:“拍節目這事咱們不著急,不能趕時間,大家先去暖和暖和,慢工出細活麼?待會天轉暖了再去村裡轉轉,同時你們也給我們小敖同志指導一下,看看該怎麼配合你們。”
畢賢傑笑道:“這些我會叮囑敖主任,其實沒什麼難的,到時候主要是由他找個不怯場、口舌伶俐的人來給介紹點關於魚鯗的內容。”
敖沐陽拍了拍身邊的敖文昌說道:“找來了,不管中文英文,我這兄弟都能給你們搞定,要是需要法語的話那也沒事,我上!”
攝製組以為他在說俏皮話調節氛圍,便配合著他笑了起來。
姜曉玉補充了一句:“大家可別笑呀,別看我們村長學歷不高,但法語說的可好了,去年夏天的時候有法國旅遊團來村裡來著,就是我們村長接待的。”
這時候毛一通用法語問了句話,對老敖來說這是小兒科,他輕鬆的跟他攀談起來。
聊了幾句之後,毛一通面露訝異:“呀,敖主任是深藏不露,法語說的真好。”
敖沐陽低調的笑道:“就會那麼幾句常用的,還是毛小哥說的更好。”
毛一通說道:“我是在巴黎第五大學上了四年的學才練出這麼個口語水平,敖主任您是在哪個學校上的?”
敖沐陽說道:“我沒去過法國,我這是跟巴黎一位大廚學的,他是我打工時候的老師,我給他打下手,他平時沒事幹就教我學法語。”
“社會就是最好的大學。”畢賢傑讚賞的說道,“我早就聽說過敖主任年輕有為,沒想到也是多才多藝。”
商業互吹模式開啟了,呂志超給他提前說過攝製組的情況,他查過這些人員的履歷,其中特意查了畢賢傑這位導演的作品,所以吹起來毫不費勁。
喝著熱茶吹著牛,這是漁家人冬季最喜歡乾的事了,一會就吹的全身暖烘烘,這時候就可以開工幹活了。
村裡家家戶戶在曬魚鯗,敖沐陽帶著一幫人先去拍攝這個場景。
兩位攝影師中毛一通擅長的是使用長鏡頭做近距離取景,丁少珍則操控無人飛行器,從高空變換鏡頭縱覽全域性。
他們先圍繞全村拍了一會,畢賢傑看著電腦螢幕上傳回來的鏡頭指指點點:“俯瞰一下,讓鏡頭稍微低一點,嗯,這邊給個特寫,看,這裡有雪有狗,多有漁家的風采……”
敖文昌和楊秋莎聚在一起商量稿子,待會楊秋莎要對前者進行採訪。